白起看到他便愛不釋手:“看來這20000美金沒有白花!”、
收拾好自己的東西,白起跟著準星來到地麵上。隊長帶著這次需要出任務的家夥們一直已經站在飛機跑道上。飛機從機塢中慢慢的拐到跑道上停在麵前,白起跟著隊長登機。
飛機先是把一行人送到海上,然後經過幾人換了隻漁船來到了塞拉利昂共和國的海岸線。
塞拉利昂共和國位於西非大西洋岸,北部及東部被幾內亞包圍、東南與利比裏亞接壤,首都弗裏敦。華夏台灣省譯為獅子山共和國,華夏大陸和香港地區譯為塞拉利昂共和國。
由於礦產豐富,塞拉利昂的經濟主要依賴礦業,尤其鑽礦業占了很大分量。其中最為世人所知的是從塞拉利昂開采的血鑽石。
塞拉利昂人民生活水平低下,曾經是歐洲奴隸的供應來源地,現為全世界最貧窮的國家之一,無論是購買能力、健康長壽或是受教育程度都是世界後列,建設更是嚴重不足,大部分的經濟活動都因內戰而崩潰。2002年元月戰爭趨近尾聲,大量的外國援助湧入幫助塞拉利昂的重建。
一群人全副武裝坐著小小的漁船,開始白起還以為漁船的外表隻是偽裝,上了船之後才知道,漁船隻是簡單的漁船,真的什麼防禦都沒有。
“隊長,這樣行嗎,這船也太單薄了,一點武裝都沒有,這要是被海岸巡邏隊看見,一炮我們就都喂魚了!”白起輕輕的挪到隊長邊上不放心的問。
“不會,塞拉利昂共和國海岸線長約485公裏,整個國家又是天天在打仗的狀態,哪有海岸巡邏隊,就算有,這麼長的海灣線他們也看不過來。”
隊長說完又給白起介紹起來塞拉利昂共和國的曆史。
曼迪人於13世紀進入該地區。1462年,葡萄牙殖民主義者侵入,荷蘭、法國和英國殖民者亦隨後運來400名“自由”黑奴,定居弗裏敦(即自由城)。1808年,沿海地區成為英國殖民地,1896年淪為英“保護地”。1961年4月27日宣布獨立,但仍留在英聯邦內。1971年4月19日成立共和國,西亞卡·史蒂文斯出任總統。同年7月29日同中國建交。1978年6月公民投票通過一黨製共和國憲法。在1985年10月大選中,武裝部隊司令約瑟夫·賽義杜·莫莫少將當選總統。莫莫執政後期,完成了一黨製向多黨製政體的轉變。1991年,福迪·桑科領導的“革命聯合陣線”(簡稱聯陣)發動叛亂,塞拉利昂內戰爆發。1992年4月,來自平叛前線的一批年輕軍官發動政變,推翻莫莫政權,成立以斯特拉瑟上尉為首的“全國臨時執政委員會”,接管國家權力。1996年1月,“全國臨時執政委員會”副主席比奧發動不流血政變,就任主席。2月,塞拉利昂舉行首次多黨總統和議會選舉,人民黨候選人艾哈邁德·泰詹·卡巴當選總統。1997年5月,科羅馬少校發動政變,組成包括聯陣在內的軍政權,卡巴總統流亡幾內亞。
“果然是天天打仗!”
隊長擺擺手說:“提前幾天布置任務就是讓你們提前查閱資料,做好準備,不然幹嘛那麼早通知你?下次提前查好資料,基地到處都是電腦,隨便用,去休息一下吧!一會上了岸就沒有時間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