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林樂的刀法(1 / 2)

接下來的一周時間裏,林樂與那五名身體強壯的半獸人一直都待在半獸人訓練營中,進行艱苦的訓練。

生產的這五名身體強壯的半獸人的目的,對於林樂來說,初忠很簡單,一來,是想捕獲那些讓自己大丟麵子的野豬們;二來,可以通過獵殺魔獸獲取升級所需要的經驗。當然了,能夠吃到味道鮮美的野味也是順帶著的目的之一。

身體強壯並不代表一定可以成為優秀的戰士,這一點,從林樂麵前的五名身材高大魁梧的強壯半獸人身上便很好的體現了出來。

他們的力量倒半點不小,甚至要比林樂都略高一籌,但身手不夠敏捷,就如同大笨熊一樣,林樂連續揮出好幾刀的時間,他們隻能砍下一刀。移動緩慢,而且隨機應變的能力實在太差了,隻知道林樂怎麼吩咐他們便怎麼行事,不懂得半點的變通。

就這樣的家夥,怎麼能夠捉的住那些橫衝直撞,來去迅速的野豬呢。如果真的打起架來,他們隻能成為肉盾的份,沒有多少攻擊能力。林樂對這一周的訓練結果很是失望地搖了搖頭。

不論是戰場殺敵,還是與魔獸博鬥,總不能空手而行。雖然林樂不知道這個世界上有沒有不使用武器的高手,但自己絕對不願意用拳頭去與野豬的獠牙對撞的。在思索了二天的時間後,林樂最終決定了,使用刀做為自己的武器。

對於現今用的這把厚重的撲刀,林樂並不滿意,而且用起來也並不怎麼順手。隻是如今環境不允許自己挑三擇四的,隻能暫時拿來將就將就,等日後一定要讓人按照自己的心意來打造一把屬於自己的武器。

其實林樂原本想使用的是苗刀,苗刀大多長約五尺,較輕,但很鋒利,使用起來簡單威力卻是不凡。

關於苗刀的來源眾說紛紜。很多人幹脆認為苗刀就是倭刀,而苗刀練家多堅持此刀刀身修長,似禾苗,故此叫做苗刀。在苗刀考證上,將苗刀解釋為苗人之刀。

不過據林樂的了解,苗刀在中國東漢時期就已經有了。在漢、唐時期,外國人來華朝覲,皇帝們就經常把長刀(苗刀)作為回贈的禮品,賞賜給外國使節,從東漢靈帝、三國曹魏以及魏明帝都向日遣使贈送過中國長刀。

明代愛國將領戚繼光鎮守邊江,對苗刀技法進行了研究和創新,大大提高了戚家軍的戰鬥力,逐漸平息了浙江、福建和廣東沿海的倭寇之亂。中國第二曆史檔案館(南京)保存的一則《苗刀考證》上記載:“苗刀用以衝鋒陷陣,遠勝單刀及其它短兵。迨明戚繼光將軍,改鑄精絕,傳之於其部下,殺敵致果,斬將搴旗,賴此刀法,威鎮華夏……。”

由此可見,倭寇所用的倭刀不過是仿造於我中國的東西,拿來主義罷了,這種神兵利器絕不是他們那種豬玀腦袋可以想出來的。不論如何,日後有機會,一定要製造出一柄上好的苗刀來。林樂暗暗下定決心。

話說回來,便是現在給了林樂一把神兵利器,他也不知道該如何使用。在樂園裏,沒有人可以教林樂刀法的學習,便是妲已,也是空有一肚子理論沒有真刀真槍地實踐過,對於林樂學習刀法起不到什麼作用。

林樂並沒有什麼武學天賦,對於刀劍之類的運用也隻是從電視或是小說裏聽聞過,此時也隻能是死馬當活馬醫,抱著大刀一個勁地猛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