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4 鳳凰涅槃
王亮繼續道:“那十年間,‘台*海危機’、‘銀*河號事件’、‘駐南聯盟使館被炸’哪一件不是中國軍人隱忍的痛楚與恥辱?!”
“我們能不發展嗎?我們能不往前看嗎?”
“我們這支軍隊能不選擇鳳凰涅槃嗎?”
王亮一而再地發問。
海灣戰爭後的第三年,中國海軍新一代導彈驅逐艦11入列。
11導彈驅逐艦引入了大量西方先進武備的戰艦,讓中國水兵首次觸到了西方先進戰艦的花板。
中國海軍逐步擺脫了一味對俄式軍艦的仿製,探索出具有中國海軍特色的軍艦研發之路。
同時,中國海軍也逐步從空潛快的發展理念中走出,從囤積軍港的大量導彈快艇,到056的研發,再到航母編隊的遠航,印證著一支大國海軍思路的轉變。
當然不是海灣戰爭改變的中國軍隊。
但那場戰爭所帶來的震撼與思考,卻實實在在地促進了中國軍隊的自我革新與發展。
評論區,經曆過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那些事情的網友最有發言權。
“海灣戰爭當時給解放軍上了堂課,當時我們普遍猜測美軍會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但僅幾周伊軍就敗了,解放軍收到極大的震驚,於是開始摸著鷹醬過河,開始攀科技樹。”
“海灣戰爭讓中國人知道了,原來戰爭還可以這麼打!在此之前我們的思維還停留在大兵團時代,還指望伊拉克通過人海戰術把美軍陷於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不過也正是以此為起點,中國軍隊才開始思考未來的戰爭應該怎樣打?也由此推動了我軍思想觀念、體製編製、日常訓練、後勤保障、作戰指揮等多方麵的全麵變革!”
“不忘美帝沙漠風暴,欲加之罪揮動屠刀,海灣戰爭二十七載,弱者挨揍千萬記牢!”
評論一條接一條。
顯然,王亮的這番回憶紮到了很多人的心。
“當時在讀軍校,總是在圖書館看錄像,總是在想,我們什麼時候才能這樣?現在,距離目標越來越近了,更不能夠鬆懈。”
“能戰方能止戰,敢戰方能言和。祖國需要一支能戰、敢戰酌強大海軍!加油!”
“00年的伊拉克戰爭,那時一直在看直播。雖然那會兒才十一歲,但是看直播那會兒一直在想萬一美國人打咱們咋辦。現在不用擔心了,並不是因為自己長大,而是因為我們的軍隊強大了。足以消滅任何來犯之敵。”
“必須要發展!我們的思想還不能停留在以數量勝質量的的自我滿足中,要充分認清當今世界軍事科技的發展。殊不知別人在進步,而我們原地踏步就是退步。科學技術的發展離不開雄厚的實力來支撐,而國家雄厚的實力正是我們十幾億人共同努力奮鬥的結果,有你有我也有他,國防力量的建設才是我們美好生活的後盾。國家再富有,人民再有錢,沒有強大的國防力量來支撐也隻是紙老虎。隻有認清世界形勢的發展,擁有強大的國防力量做後盾,人民生活才能更幸福。我們不想稱霸世界,我們隻是不想被稱霸世界的欺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