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天涯海角即景
在海南三亞的天涯海角,五顏六色的人群如海浪樣一波又一波地衝擊著這裏。“哢嚓哢嚓”的拍照聲,許多人第一次見到洶湧大海時的歡呼雀躍,把這裏的氛圍烘托得讓人難以忍受。夢想中的沙灘、椰林、熱風、海浪、濤聲都被這嘈雜的人流擠到了真正的遠遠的天涯海角之外。
懷著一種隱隱的失落,我獨自來到了天涯、海角這兩個舉世聞名的礁石背麵。這裏,沒有了熙熙攘攘的遊客,沒有了令人頭暈的喧嘩,隻有海浪發出的陣陣有節奏的輕輕濤聲。沒想到這咫尺之間,居然兩重天,那邊人聲鼎沸,這邊卻是一個寧靜的世界。我舒展了一下身子,放鬆心情在沙灘上愜意地散步,讓自己的腳印一個一個地留在上麵,形成彎彎曲曲的一串。突然,眼前的一個場景吸引了我的目光:一男一女兩個小青年站立在淺淺的海水中不時俯身用手在水裏摸來摸去。他們在尋找什麼?東西掉到水裏了嗎?喔!他們在拾貝殼。望著他們我在心裏揣度:是少小無猜的同學?是柔情綿綿的情侶?抑或是燕爾新婚來海南歡度蜜月的小夫妻?兩人的神情是那樣專注,仿佛在尋找著稀世珍寶,又似在追尋著一種希望,礁石那邊鼎沸的人聲此時與他們已毫不相幹。每當有誰從海水裏撈出一個小小的貝殼,兩人臉上便湧起一陣驚喜,蹚著海水湊到一起仔細打量,相互欣賞著各自的收獲,神情是那樣純真無邪。
遠遠地望著小青年,我心裏不由湧起一陣激動:這喧囂的世界裏,居然還有這樣的年輕人享受著這樣的自由天地。在我看來,時尚之下,這對情侶應當穿梭在都市豪華商場裏挑選著新潮的衣服,在麥當勞的包廂裏相擁而坐含情脈脈地共飲一杯奶茶,在歌廳令人眼花繚亂的燈光裏激情地跳著迪斯科。然而,他們卻選擇了一個這樣靜謐的環境悠閑地感受著自然的樂趣,多麼愜意啊!望著眼前的情景,我不由記起前不久的雲南麗江,一座掛著許多紅紅燈籠的茶樓上,一個女孩依窗而坐,手撐香腮,用一雙亮亮的眸子靜靜地看著樓下熙熙攘攘的人流,神情那樣安詳。或許她在想著什麼,或許她什麼也沒想,樓下溪流嘩嘩的聲音,來來往往川流不息的人群仿佛都不在她眼中,她隻是在自己的思維空間裏感受著安靜的快樂。望著女孩,我想起了當地的一句廣告詞:“到麗江來吧,這裏可以讓你獨自安靜地發呆。”其實,我知道在今天的麗江發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商業化已經讓這裏失去了當年的那種寧靜與古樸。我很欣賞女孩的安詳,能夠在那樣一個紛擾的環境裏目不斜視,靜靜地感受自己生活的人,確實令人佩服。而眼前的這對情侶也在這樣喧囂的環境裏尋找到一種寧靜,做著自己喜歡的事,又一次讓我在心底感動。
人不可能一生都處在轟轟烈烈之中,人生其實更需要寧靜淡泊,或許這種寧靜淡泊能讓人體味到生活的樂趣,感受到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寫到這裏,我就想到陶淵明的那首膾炙人口的《飲酒》詩:“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這詩裏透露出來的那種悠然、恬靜、淡雅,不就是眼前我所看到、感受到的那種情調、那種境界嗎?
三峽紅葉
三峽紅葉,上世紀80年代初就看到過,不是在三峽,而是在那部著名電影《等到滿山紅葉時》中。那紅葉伴著主題歌“滿山紅葉似彩霞,彩霞年年映三峽”的優美旋律,深深印入了我的腦海。當時,就決心一定要找機會到三峽親眼看看。雖然後來幾次路過三峽,但因都是夏季,沿途青翠欲滴,沒能看到紅葉。今年深秋,又有機會去了三峽,終於目睹了那燦燦的三峽紅葉。
三峽紅葉主要分布在巫峽兩岸和小三峽中,她不像有的地方隻是一樹兩樹獨立於山野之間而是成片成片鋪滿整座山坡。山山相連,嶺嶺相接,遠遠望去,花燃山色裏,如火如荼,給人以燎原之勢。
三峽紅葉,紅得豐富,紅得有層次,遙看鋪天蓋地,極有氣派,近觀又各具特色,風姿各異。有的葉子紅黃相間,有的葉子一色火紅,有的葉子綠末褪盡,紅卻上來,有的葉子邊緣泛金,更顯嫵媚……當夕陽西下,晚霞滿天之時,天地共色,不知是紅葉映紅了天,還是夕陽染紅了葉。那壯麗的場麵真如唐代詩人王績的詩所寫那樣:“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輝。”即使任何一位高明的畫家也難將她描繪出來,任何人為的色彩也無法將她的神韻展示得淋漓盡致。
三峽紅葉為何這般紅豔?曾有多種傳說:或曰那是西王母愛女瑤姬將天上的彩霞剪來鋪就而成,或曰那是望夫的船女淚水流盡後眼中淌出的鮮血所染。我不忍後麵的那種成因,那太令人傷感,瑤姬的彩霞鋪就更能讓人接受、理解。
舟行江上,人立船頭,放眼兩岸,漫山遍野,一派火紅,不由讓人情思綿綿。我突然感到,三峽紅葉,不能用“看”,而要用“讀”。那一片片,一叢叢,無不充溢著人與自然深深的情,濃濃的愛。讓你生出不盡的遐思。那無窮無盡的紅葉使你想到杜牧的“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想到陳毅的“西山紅葉好,霜重色愈濃”,使你感受到古往今來詩人們想象的生命力,體味到一種深厚綿長的曆史文化蘊涵。
置身三峽紅葉中,你會讚歎大自然的神奇,你更會感受到生命的光華。看三峽紅葉,我慨歎大自然賦予紅葉的無窮魅力,更生出不盡的眷戀之情。
三峽紅葉,是優美的詩,是永不褪色的畫卷,是雄壯激昂的樂章,更是鼓動三峽生命活力的魂魄。
到長江,不去三峽,領略不到雄、奇、險的感受,到三峽,不看紅葉,你更體會不到三峽絢麗的風采。
明年,我還去三峽看紅葉。
東湖散記
去年深秋時節,我去了一次武漢東湖。
我曾到過杭州的西湖,那時正值七月。清清的水,綠綠的樹,一碧萬頃的接天蓮葉,以及蘇堤翠柳、三潭印月、雙峰插雲等眾多的名勝古跡,讓人久久難忘。漫步於蘇堤之上,心裏默念蘇軾的詩:“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西湖給我留下的印象是秀美。
這次到東湖,沒有古人給我的先覺。然而,當跨進東湖大門,我的內心就湧起了激動——迎麵是煙波浩渺的湖水,湖岸聳立著排排高大的水杉。越往深處走,水杉越多,大片大片地長在湖邊。水杉,我見過,植物界稱之為活化石,係我國特產樹種,1945年被發現後才逐漸引種國外。但今天見到的水杉卻與往常不同,樹幹粗壯挺拔,樹葉一色金黃,在深秋的瓦藍色天空映襯下,給人一種強烈的美感。這景象似曾相識,我努力在記憶中搜尋,終於記起那是曾經看過的一幅國外園林風景彩色攝影,畫麵上鮮明的色彩,簡練的線條,開闊的畫麵,使我駐足而立,久久不肯離去。而今眼前的景色,遠遠勝過那幅風景照。真是此景不止國外有,眼前美景更迷人。在寬闊的魯迅廣場,高大茂密的杉樹林與黃中透綠的草地在夕陽的輝映下金光燦燦。排列整齊而又高矮不一的樹幹,似優美的旋律,動人心弦。那境界就如童話世界一般,洋溢著一種難以描述的迷人情調。
東湖很大很大,據說有30多平方公裏,西湖是不能與之相比的。正因如此,東湖則更顯出壯闊的氣勢。寬廣的湖麵上,秋風徐徐,細浪輕拍湖岸,發出陣陣柔柔的“嘩嘩”聲,就如母親撫慰快要熟睡的嬰兒在哼著輕輕的搖籃曲。人立岸邊看湖水,湖水清清亮亮,湖底的石子、水草、遊魚曆曆在目;天上的雲彩,岸邊的水杉倒映水麵,清清晰晰。極目遠眺,湖中升起淡淡的水霧,如同一層薄而透明的輕紗,使遠遠的磨山、高矗的湖心閣朦朦朧朧,若隱若現。在夕陽的映照下,群群白色的湖鷗在湖麵上時起時落,那景象不由讓人想到王勃《滕王閣序》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詩句,又使人想到範仲淹的“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的意境。導遊說,如果帶上食物,坐船去湖心,一撒食物,那些悠閑自在的湖鷗就會拍打著翅膀飄然而至,或低飛於你身邊,或停立於船頭,或遊弋於小船四周,爭相求食。想想那情景,我不禁生出一種回歸自然的感覺,置身其中,你定會忘卻人世間種種煩惱。可惜天已傍晚,我們無法去感受那種韻味。
東湖出產淡水珍珠。在珍珠館,熱心的主人為我們做了開蚌取珠的表演。我第一次知道了珍珠是怎樣產生和製作出來的,懂得了如何識別珍珠的真偽。在館內的珍珠製品大廳,那大珠小珠,晶瑩奪目,各種用珍珠製成的工藝品,琳琅滿目,美不勝收,使人讚歎不已。
東湖實在太大,我們遠遠沒有遊完。這裏有令人生不盡緬懷之情的行吟閣,有極目蒼天的屈原像,有紀念太平天國女戰士的九女墩,還有情趣別致的九曲橋以及讓人凝神聽雨的枯荷……東湖就像一位默默含情的戀人,讓你一直想偎依在她的懷中,不忍離去。然而,時已傍晚,我們隻有在心中滯留著對她的無比眷戀,依依惜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