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蘇軾的一生,為官四十年。

四十年,他的詩詞文章卓絕千古,牢籠百代。卻因詩致罪,被捕下獄。他一再逃離風暴中心,仍被卷入朋黨之爭慘遭黨錮之禍。萬裏投荒,百折九死,而其氣不挫,清雄超邁,登上中國文學的巔峰。

四十年,他將絕妙的詩詞文章,與立功立德完美地結合,其愛民之深,憂民之切,凡所到之處,百姓無不愛戴感念,世代相繼,直至今日。

四十年,他曾任翰林學士承旨兼侍讀,三部尚書、八州太守,河北安撫使。唯獨有個地方,他希求乞補卻終未如願。

這,就是宋代的嘉州,今天的樂山。

除了“故山西望三千裏”的惆悵,他甚至連歸老湖山“躬耕二頃田”亦終身未踐。無盡鄉愁,從入仕的那一刻起,在蘇軾的心裏,便挽了個始終解不開的結。

英靈之氣,今在何方?

千載悠悠,誰可複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