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極一時的紫石國已經統治中原近三百年。已傳至第十四代國王,永昌年間,接連三年大旱,賑災的糧食相對於中原數不清的百姓來說,無異於杯水車薪,一些無良的貪官更是趁此機會屯糧漲高糧價以從中謀取利益,百姓們無以為炊。草根、樹皮、枯葉、泥土……一切能吃的不能吃的都被填入空腹中,枯黃無邊的荒野中舊墳連著新墳。人人體型消瘦,麵色蠟黃,兩頰凹陷,兩個眼睛透著搜求食物的光芒。活著!成了大家最大的最真實的最強烈的共同的願望。傳聞有人於月黑風高夜,手持刀去剛埋下屍體的墳地裏切下果腹之物,回家後煮熟而食,也有人傳言,於某家人的鍋中看見過半月形的油花。“餓啊”“什麼時候能吃頓飯啊”“老天爺,可憐可憐吧”
這時,地位顯赫的褐氏家族,應時而起。推翻了紫石國的政權,發糧救濟百姓。紫石國覆滅,褐玉國興起,年號元豐。
拂柳鎮地勢平坦,土地肥沃,經過幾年的休養生息,家家豐衣足食。鎮中有一戶家境殷實的經營綢緞生意的清姓人家,清員外有兩子,大兒清文,次兒清武。清文長相一般,體型矮胖,沉默寡言。
元豐十一年的春天,漫山遍野桃花盛放,有些東風一拂,便落到草色遙看近卻無的草地上。弱柳也在風中輕擺腰肢。黃鶯啼叫著,歌唱著這明媚美好的春光。萬物複蘇的季節!美麗的季節!這一年,清文十八歲,在店鋪中見到了巧笑嫣然的田家小姐。那田家小姐田葉身形高挑,明眸皓齒,皮膚細白。隻看了她一眼清文便栽進了那滿含笑意的明眸中。媒婆來為清文說了好幾樁親事,清員外詢問清文意見之時,清文總是不假思索的搖頭。清文溫和而善良的目光中似乎隱藏著秘密。知子莫若父,清員外對清文一番詢問後,得知兒子心意所屬,就尋媒婆前去提親,事情倒也成了。兩年前田家的頂梁柱田老爺突發陡病去世,田老爺的原配早年去世,家中做主的是田葉的繼母—田老爺的填房田李氏,她見到提親的是家境殷實的清家,爽利地同意了,言語中希望下聘禮時請清家體諒他們家過日子中的難處。自然,為了圓兒子的心願,清員外確實下了重金。
很快,清文如願抱得佳人歸。他真摯而熱情地對待自己夢寐以求的嬌妻。清文喜歡站在田葉身後看田葉用梳子一下一下地梳頭發。婚後一年,田葉產下一女,那正是荷葉田田,菡萏初放的季節,清文滿心歡喜,取名清荷。清文除了去外麵做生意,就在家裏陪伴妻女。他覺得自己生活在蜜罐裏,甜哪!
做生意時,他的嘴裏哼著小曲,沉默寡言的他回到家裏努力搜索著店鋪裏發生的事,講給田葉聽,可田葉對此似乎不感興趣,不是“嗯”就是“哦”。田葉喜歡坐在窗邊托腮凝望遠方,她的心情煩躁而憂鬱。清文不知道田葉想要什麼,每次出門他都給她帶回來新鮮花樣的飾品、衣服、食物。田葉待他仍是不遠不近。久而久之,生活也就這樣了。
清荷一天天長大,在她的記憶中,經常與她在一起的是母親田葉,可真正讓她感受到溫暖的卻是父親清文。陪她一起做遊戲的是父親,抱她在懷裏的是父親,母親似乎很少看她。印象中,她的母親總是打扮的十分美麗,目光不是停留在她和父親的身上,似乎望向的是一個別的什麼地方。日子如流水般流逝,平靜的日子被打破是在清荷十一歲那年,那年的母親比以前快樂許多,臉上有一種她想隱藏卻無法完全隱藏住的光芒。也就是在那年的秋天,父親早晨出門後,一夜沒有回來,父親沒有留下隻言片語,悄悄地不見了,親戚鄰居都去找尋。第一天,什麼都沒發現。第二天有人說,看見他向西走。一直到第三天,人們在十裏外的風荷池裏發現了漂浮在水麵的鞋子,人們都在懷疑,清文也許隻是鞋子掉在水裏了,要是淹死在水裏,屍體怎麼會不浮上來呢?大家都在心底悄悄期盼清文活著,這個話不多的年輕人做生意很守信用,很實在的,待人也是和氣的。會水的人在一個時辰後,找到了清文的沉水處,有人用爪形的鉤子想把他的屍身勾上來,可太重了,最後,七八個年輕人到水底去拖拉,他的手仍死死地抱著那塊石頭,打撈他屍身上來的人說,他的手指頭的骨頭都被掰斷了,才把他和石頭分開。屍體打撈上來後,一輛馬車拉著他回了家。人們都在私底下議論到底是什麼事能讓他對有這麼強的死的意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