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統之傳,更勝嫡脈!
早先,仙庭覆滅,仙庭道統盡數失傳,可後人血脈卻還留有幾支。這苦道人機緣頗深,開辟一界,但最後還是沒能落得個好下場。
丁奉心知肚明,勿論他還是羅真君,既練就通元神,定下道統。那往日開辟一界,必是遙遙無期。且即便開辟一界,享莫大功德,也會和那苦道人一樣,遭人算計,惹來報應,後患無窮。
“不過仙庭道統也未徹底斷絕,第一道祖曾授予孔聖《五帝書》,這篇法訣便是仙庭的書藏之一。”
聖界外有聖人法相守護,內有五帝元靈鎮壓。元神以下,封禁法力,金丹級數便是巔峰。然則禍福相依,韓琳兒法力被製,心魔之患卻得以緩和。
況且,聖界青冥有浩然氣海,同樣有克製心魔之效。韓琳兒在此界調養,有利無弊。
韓琳兒出自道門正宗,心魔受製,靈覺複原,當即與《五帝書》生了感應。這門法訣冠絕世間一切五行道法,被譽為五行之首,也是五行道法的根源。現今被孔聖得了,足以鎮壓一界。
韓琳兒若有所思,抬手間有五行光焰流轉。她從未修習過五行法門,可溝通《五帝書》竟把五行提煉到了極致,凝練五色神光。
丁奉覷得分明,雖韓琳兒資極高,可也達不到這一境界,神光練就必然歸功於《五帝書》。這篇法訣早生靈識,如同法寶。昔日,仙庭覆滅,諸多大能見它神異,不忍將其毀壞,這才得以保留。
丁奉本不以為然,如今一見,卻覺這篇法訣還在他的想象之上:“仙庭重寶,與儒道氣運相合,氣象更勝從前。”
《五帝書》與儒門氣運相合,那自然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倘若第十紀中,儒門把握大勢,《五帝書》便會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境界,永世不朽。可假使儒道在此次帝爭中落敗,那它自會死無葬身之地。
固然不恥《五帝書》的做法,可丁奉卻也了然:“我又何嚐不是?”隻是他與道門氣運綁在一塊,榮辱與共。意欲超脫,談何容易?
“這《五帝書》已與儒道氣運合一,鳩合人道文才二氣與帝道龍氣鎮壓聖界吾等修行者的法力,卻給整個儒道門人提供大的便利。儒道門生勿用修行,隻需修身得當,而後有王朝授予官位,《五帝書》自會授予其法術。”
丁奉一語中的,韓琳兒心思何等機敏,怎麼不清這一體製的危害:“聖人真要與我道門決絕?此法若是外傳,對我道門勢必創巨痛深。”
“不錯,隻是目前,儒門不僅不會外傳,乃至還需死守。因這一法門不止壓製道門,連佛魔神鬼一流也是如此。”
這座大陣衍化至今,已紛亂龐大到了不可知的境地,諸位聖人也要心翼翼,不敢輕違。而今已有卓有成效,未來仙帝必定青眼有加,將這一陣法運用至第十紀中。
“這才是儒門真正的底蘊,與未來仙帝博弈的本錢。所以在仙帝成就橫掃之勢前,儒門必須按兵不動,以免旁生枝節。”
佛魔道妖虎視眈眈,單憑儒門之力,難以應對。雖是危急存亡之秋,但儒門不得不韜光養晦,自閉界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