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又叫做凡聖同居土,是凡夫與聖人共同居住的地方。書院‘聖居’,象征著聖人的期盼,下人人如聖,也是書院弟子起居之地。書院‘凡居’住有聖人,本意為聖人上體心,同樣告誡自身不忘下體凡心。
許多人進入書院後,才發覺這裏與外界傳聞大不相同,隻有寥寥幾座建築。除卻凡聖二居外,隻有書樓,講堂,以及書院弟子最畏懼的刑堂。雖簡單樸素,卻錯落有致。固然無陣法守護,可擺在那即有一種渾然成的意味。
且書院七脈的弟子不可在書院中擅動法力,一切從簡,在最簡單的衣食住行中體會蒼生萬民的心願。當然,書院中不止這些,定期還有考核,以十年為期,成績優異者可以成為一脈首席。這地位就不同了,可以和書院的一些老師並駕齊驅,動用一些特有的權利。
而這十屆的儒道首席正是孔家的一脈單傳,孔元。他占據首席之位已有百年,在七大王朝中的經營如日中,可謂是王朝背後的掌權者。
孔元額頭飽滿突出,濃眉如炭,眼裏沉澱著‘智’,‘慧’兩種靈光,身形高大魁梧,孔武有力,手上厚厚一層繭,渾然一個武人形象。此時,他一身粗布麻衣,在一片田地裏耕種著。揮舞鋤頭,汗水順延著鼻尖落入地裏,又像是一位辛勤耕種的農夫,頗有幾分返璞歸真的意境。
在他身後有一位仕子模樣的人,垂手恭立:“仙王朝態勢平穩,魔王朝有三位異人出現,不過隻是曇花一現。妖王朝有傾頹之兆,神王朝恐有滅國之災。而人道王朝龍蛇起陸,難以捉摸。至於梵王朝……”這人三言兩語把七大王朝如今的形勢一一分析,也是智慧無雙的人物。
孔元細細咀嚼著七大王朝的勢態:“伯玉啊,七王朝雖是七道縮影,但終究有所不同,不可因此蒙蔽雙眼。行事也無需顧忌,在三大王朝穩定人元,仙錢,魔幣三類,這才是當務之急。”
人元、仙錢、魔幣是聖界貨泉,在凡俗王朝間流通,人道、仙、魔三大王朝勿論如何更替,總是統一貨泉。百年之前,一文仙錢能換十枚魔幣,十枚魔幣又能換取一百人元。當如今,一文仙錢約莫隻有兩三枚魔幣,而一枚魔幣大約可以換得十人元。這在百姓眼中大過於,而在修行者眼中則更有深意,代表了王朝氣運。
“聖界微不足道,不過是一處試驗之地罷了。但隻要做的巧妙,譬如三大貨泉,我們就可由此為人、道、魔三者統一貨泉,方時即便是仙帝也無法改變。這就不是事了,連玄牝之門都注意到了,我甚至微覺意加持,還有功德氣運降來。”
仙帝一統萬界,號令寰宇,可有些事不可改變,凡人的衣食住行就是其中之一。孔元所設三種貨泉意義非凡,若能推廣,可以造福整個修行界,但內中暗流湧動,包藏禍心。他作為幕後推手,化虛為實,無需什麼法術,就可以影響人、道、魔三者的氣運,這才是真正的大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