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姚世賢此語一出,眾皆嘩然,連陳嘯龍也沒想到姚世賢轉眼竟冒出這樣的想法來。洪承疇的能耐,陳嘯龍信得過,但是讓他作副帥就已經是格外的恩遇,做主帥,隻怕……
不過,陳嘯龍畢竟是久經風雨的人,轉念一想,便知道了姚世賢的用意。北伐之役,是不能再讓齊降龍掛帥的,齊經國也不成,齊寶國做不了主帥,孫仲倫是齊降龍的人,戴衍功要留下來守備京畿。
以洪承疇為帥,最大的好處在於,不論他的功勞有多大,他卻永遠都不可能控製粵軍,同時,以他兩度變節的操守,他也決不可能跳出自己的掌握,現不起一丁點的風浪來。而且,在軍中根基頗深的齊家,不論是齊降龍還是齊經國,都都不可能乘機擴張自己的勢力。這對於內部的平衡能夠起到至關重要的好處,隻要齊降龍、齊經國不作他想,就不應該反對此議。果然,齊降龍、齊經國雖然心中有所驚愕,卻沒有出言反對。
……
半月之後,在帝國西南流竄了數載的永曆帝朱由榔,終於回到了大明天朝龍興之所,並且在奉天大殿接受了文武百官以及魯王朱以海的朝賀,這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踏上這片土地,也是他第一次坐上那至高無上的金鑾殿。
如姚世賢所願,他現在是大明天朝名副其實的首輔了,陳嘯龍繼續掌握著天朝的財富,張煌言則順利出任吏部尚書,齊降龍卸下了督師的光環以兵部尚書之職入閣,陳子壯與陳子龍則分別以刑部尚書與工部尚書入閣。齊經國則以直隸總督的身份,為江南的恢複鞠躬盡瘁。
一切,都是這麼完美,正如姚世賢與陳嘯龍所希望的那樣!
與此同時,在幾乎所有人的質疑聲中,在錢謙益的舉薦下,在陳嘯龍與姚世賢的暗中支持下,飽受爭議的洪承疇,最終出任大明總督江北各省軍務之職,在迎接朱由榔進京盛典的第二天,便在孫仲倫與齊寶國的陪同下,統帥大明雄師浩浩蕩蕩開過大江,向著星辰所指的北方,前進。
……
帝國的西北,這裏曾經是華夏文明的搖籃,如今,卻是天朝最為偏遠的邊疆,在那一片耀眼的霞光下,有一支勁旅,緩緩地從陳倉故道走出,向著東方前行,走在隊伍最前方的一個中年漢子,那飽經滄桑的麵龐上,透著一股肅穆,在他身後,是關寧鐵騎的三萬精華,而橫陳在他麵前的,則是古都長安。
“王爺,您想好了麼?”
麵對下屬的疑問,吳三桂自負地一笑,從甲申以來,他已經成受了太多的壓力和唾罵,今天,他終將得到解脫,從此之後,他將不再是天朝的叛將,而是恢複神州的英雄。
吳三桂輕輕地將麵罩拉下,左手的鋼刀緩緩高高舉起,又迅速落下,一排壯麗的硝煙隨即在他身後騰空而起,在那震天動地的隆隆炮聲中,吳三桂用盡全部的力氣,喊出一個“殺!”
……
“吳三桂已經反正了?”
正如齊降龍事前所料,洪承疇步步為營穩步推進的策略,讓濟爾哈朗無機可乘,於是,這位為滿清立下汗馬功勞的大將毫不猶豫地率領全部兵馬,進一步洗劫了淮南之後,裹挾著江北百姓的血與淚,向華北撤退,留下一片狼藉的江北與成千上萬的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