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好消息是顧彬重新奪回了對車子的控製,這當然可能是他祈禱的功勞。但是壞消息同樣難堪,那就是這個時候顧彬的車子已經離的那塊石頭太近了,也就是說現在如果是想通過刹車來完成自救,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了。
而此時應該怎麼辦?顧彬又會怎麼辦?
就在如此生死存亡的一瞬間,也是在如此電光火石的一刹那,顧彬腦海中突然靈光一閃。什麼可以自救?答案很明顯,同樣很簡單,可以說簡單到就兩個字,那就是漂移!
讓車子漂移,瞬間繞過這塊石頭去,且不浪費很多的時間!
然而現實的問題卻是,顧彬不會漂移,他甚至連車都不開!他雖然會開遊戲裏的車,但是他卻從來沒用過漂移!
漂移,用專業的術語來介紹的話,其實就是指一種駕駛技巧,老百姓又俗稱“甩尾”。
漂移是車手以過度轉向的方式令車子側滑行走。通常相對於咬地過彎(英文稱為grip,一種維持車輛輪胎抓地力,即不超出後輪側偏角的過彎方式)。
漂移主要用在表演或是路況變化較大的賽車活動,其中因路麵摩擦特性,在越野拉力賽裏應用頻率較多,而其他競速類的賽車其實鮮少運用漂移技巧過彎,因為在一般柏油路麵上漂移過彎時車速減損較多,再加上輪胎損耗較大,除非是特殊原因,車手並不會經常在競賽過程中使用此技巧。
漂移產生的條件歸咎到底就是一個:隻要後輪橫向力在質心處產生的旋轉力矩小於前輪橫向力在質心處產生的旋轉力矩,車尾就向外滑,即可產生漂移。
使後輪相對靜摩擦轉換為滑動摩擦的現象就是漂移(從專業角度來講,使車輛後輪超出最大側偏角來進行滑動即為漂移)。對質心與前後輪滑動摩擦力和靜摩擦力的相對角度與距離及相對函數關係等因素的精確控製可使這種漂移的過程可控。
令後輪打滑的方法:1.行駛中使後輪與地麵間有負速度差(後輪速度相對低);2.任何情況下使後輪與地麵間有正速度差(後輪速度相對高);3.行駛中減小後輪與地麵之間的正壓力。
這三項裏麵隻要滿足一項就夠,實際上1,2都是讓後輪超出最大靜摩擦的方法,3是減小附著半徑的方法,將它們分開,是因為應用方法不同。
保持前輪抓地的方法:1.行駛中不使前輪與地麵間有很大的速度差;2.行駛中不使前輪與地麵間正壓力減少太多,最好就是可以增大正壓力。這兩項要同時滿足才行。
實際操作裏麵,拉手刹就一定同時滿足行駛中使後輪與地麵間有負速度差(後輪速度相對低)行駛中不使前輪與地麵間有很大的速度差。
而如果想要做到讓直行高速行駛的車子完成漂移,那麼就需要在直路行駛中拉起手刹之後打方向;或是在轉彎中拉手刹;亦或者是在直路行駛中猛踩刹車後打方向;或轉彎中猛踩刹車。
在功率足夠大的後驅車(或前後輪驅動力分配比例趨向於後驅車的四驅車)在速度不很高時猛踩油門並且打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