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卑斯山以北的見聞錄 14 防守是最好的攻擊(1 / 2)

諾蘭達照例讓輕步兵先攻,這些人是部落中最年輕最貧窮的一部分,他們裝備簡陋,但仗著人數和突然襲擊的優勢,吃掉這些毫無防備的羅馬人應該毫無問題。然而結果告訴統領這件事沒這麼簡單。一開始一切都很順利,弓箭手放箭,那些岸上休息的和河裏拉起人牆渡河的羅馬人一下子就傷亡慘重,隨後他便命令士兵們衝鋒,十比一的比例,絕對的優勢。

他最精銳的戰士還完全沒有出動,應該說起來是不需要登場了。然而戰局的發展讓他生氣。從樹林中看去,羅馬人早已被淹沒了,他們兩岸的人集中在一起,在這邊的灘頭上依靠盾牆和相對緊密的陣型一直堅持著不被打倒。一群又一群的汪達爾人衝上去,撞擊在盾牆上,然後戰鬥,然後丟下一地屍體退下來。一次又一次。大概有一個鍾頭了。

河岸上已經遍布著屍體,盡管輕步兵的攻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羅馬人眼看沒多少了,而且縮成一團,已經是強弩之末,但統領還是決定立刻終結這一切。諾蘭達站起身來,指揮手下將號角吹響,輕步兵們潮水一般退去。接下來是重裝精兵的衝鋒,羅馬人難逃一死。

等輕裝的汪達爾人們撤退到叢林裏後,諾蘭達將他的大斧提起,向著樹林外衝去。八百精兵跟隨他,一批一批地站起來,然後樹林裏發出奔雷的咆哮,汪達爾戰士的呼喝跟他們的勇氣一樣大的驚人。他們衝出樹林,殺向羅馬人最後的陣地。

陣地已經不存在了。諾蘭達先是詫異,然後憤怒地看見這些狡猾的羅馬人瞬間放棄了堅守許久的河岸,舍棄了隊形,渡過河去。對麵的河岸上已經有一支汪達爾人,但為了能從對岸攻擊羅馬人的陣地,這是一支弓箭手,他們既沒有得手的武器,也沒有堅固的盔甲。在羅馬人作困獸之鬥,瘋狂地衝上河岸時,稍作抵抗,被砍翻了好幾人,便一下子潰逃了。統領帶著重裝的戰士們窮追不舍,不忘再把命令傳下去,讓輕步兵們尾隨其後壓陣。他們逃不掉的。

諾蘭達衝在最前方,他的大斧很沉重,但他很強壯。他的戰士們比羅馬人跑得更快,他們很快就能追上這些隻會逃跑的懦夫。畢竟一個鍾頭的圍攻不是白費的,羅馬人已經精疲力盡。他喘著氣,這會兒已經近得能看見最後邊的羅馬士兵的脖子。

於是他大吼一聲,身邊的戰士們將可以投擲的武器一齊扔出。打中了幾個人,羅馬人的盔甲足夠堅固,堅固到可以不被斧頭砸斷,但斧頭並不隻是斧頭,它還帶著勇士的力量,這力量是如此強大,以至於讓盔甲變形-倒下的士兵之所以負傷或者斃命,更多的是因為盔甲被巨力錘擊,因而變形,直接傷害了內髒和肋骨。沒有立刻死亡的傷兵在地上大聲慘叫著。羅馬人的隊伍遲滯下來,諾蘭達他們一擁而上。

在這個時候羅馬人的隊伍中爆發出了難得的勇氣,不知道是哪裏來的支撐,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悍然回師作戰,大概三十個,或者四十個,在之前的追擊-逃跑中,雙方的隊伍都逐漸拉長,汪達爾人此刻散布在一個接近於長方形的區域中,衝在最前方的是諾蘭達本人和他跑得最快的士兵-他們的人數雖然遠遠占據優勢,卻不能充分施展開來,而怯於統領的英勇衝鋒,他的存在讓弓箭手們不敢放箭,也尾隨在隊伍後麵追逐著羅馬人。

這是第二大隊的機會-也許是最後的機會。他們似乎已經形成了明確的分工,少數人三五一群,向著森林深處跑去,哪裏樹多草多,哪裏視線被遮蔽,他們就往哪裏跑,而剩下的那些人隨統一調轉盾牌,向著龐大的追兵發起了反衝鋒,真是難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