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風雲湧動向西南(上)(1 / 3)

“平陽君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嗎?”虞卿與平原君趙勝點頭示意,又看了看一臉愁容的趙豹,便向他問道。

“王命已出,大軍已動……如今已是箭在弦上,引而必發……你知道我是反對為了上黨之利而與秦國交戰的……可是到現在大勢已定,我也沒什麼好說的了。

隻是……隻是不知怎麼的,總是有一點放不下心來……”趙豹的德行的確是足以讓人稱道,可是真要論起本事來,他也是個文不得,武不成的半調子,雖然已經憑借著在混跡與朝野的多年軍政經驗預感到將來的戰事卻非如虞卿、趙勝等人說得那麼簡單,可還是不入其門,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在他們兩人身邊走過的趙勝一見虞卿和趙豹兩個昨天還吵著嚷著說對方不是的“敵手”,今天一散朝居然就湊到了一塊兒,於是他也就擠了過來,想要知道兩人又在言語何事。可一聽趙豹之言,卻依舊是毫無新意的老生常談,又是如昨日之說,不尤得自鳴得意把兩肩一聳,更加輕看自家兄弟趙豹是個沒有見樹的主兒。

“平陽君倒底還是最像先王的兄弟,做起事兒來都是那麼小心謹慎!如今的王上能有您這麼一位好王叔,還正是有福了!”趙勝一湊過來便帶著一絲挖苦的口吻,戲耍起了他這個“膽小怕事”的兄弟。

“軍國大事,事無具細,什麼情況都要想到,那才能做到萬無一失……”趙豹也是被自己的兄長嘲笑慣了的人,一付煞有介事的言論隨口就出,一點兒也不在意趙勝的恥笑之詞。

“那平陽君是想說我們還有什麼情況沒有想到,還沒有做出準備?”虞卿可沒有趙勝那種打趣他人的雅性,不耐煩地問道。

他這一問還真就問到了點子上。

平陽君趙豹的腦子轉得是比趙勝等人慢不少,卻是笨鳥先飛,昨日密會之後,總覺得事有不妥,一回家便酒食不思的想了一宿,還真想到了一種虞卿所沒有想到的情況――萬一秦國真為了上黨而發動舉國之戰,那到趙國時又怎麼辦,你虞卿又拿得出什麼對策來應付危局?

趙豹一五一十地說出了自己的憂心之事,然後又補上一句:“昨日說到秦人以軍功進爵的事,我一回家就想了:那秦國的兵將會不會因為上黨一地一下子集中了二三十萬趙國軍卒而紅眼起來,為了得我軍兵士的首級邀功升官而把戰事一點點擴大,到最後不得不使秦趙兩國動全舉國之兵而戰。”

“嘶……”平原君趙勝一聲怪叫,然後譴責趙豹道:“你這腦子是怎麼想的,怎麼什麼壞事你都想得到!

真是的,見你家哥哥我兵不血刃的就去接收上黨歸順,一路風光榮耀,有頭有臉……你嫉妒了不是!存心給我添堵不是!”

趙勝一聽趙豹之說,心中一驚,雖然感到他的假設有點道理,可是主觀上卻不想往那最壞的結果上想――趙勝做過趙國相爺,對趙國的家底子有多少還是清楚的;他知道以趙國當下的國力經不起舉國之戰的折騰,現在就於秦國進行戰略大決戰勝算不過三成。

“等等……這還真不能不思量一下!”虞卿輕揮衣袖,止住趙勝對趙豹的責難:“這樣吧,我看這事情不小,要好好琢磨一下……咱們三人先到平陽君府上算計一二,論出了個大至,等到真出了事情,再獻策於王上也不遲!”

雖然不相信趙豹的假設會成為現實,可是作為一個新任宰相,虞卿還是要拿出個憂國憂民的架勢,做出個“未雨綢繆”的樣子給趙豹、趙勝這樣的朝中重臣看,讓他們建立起對自己能力的信任――可他是打心眼裏也不認為趙豹說的那些情況會成了不久後自己將要麵對的難題。

***

“馬服君新開的三郡的成效現在還看不出來。按馬服君那移民、開荒、軍囤、教化戎狄……的法子,我估摸著還要再過三、五年時間,那三個郡才可能做到為朝廷負擔相親賦稅、徭役、兵源。而這兩、三年內,不但不能指望馬服君那頭為朝廷出力,隻怕是今年冬天他就會發信來求糧過冬!”在平陽君府中,趙勝三人不過才議了兩三句,虞卿便又開始數落起趙括的不是。

他的那腔調,簡直就是在譴責趙括隻顧眼下之利,沒有戰略頭腦,而全然不顧事情發生的先後,更無邏輯順序,把趙括於北線的勝利不過是給趙國增加了負擔,更是為眼下將要發生的大戰添上了一筆敗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