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篇1(1 / 3)

人物篇1

“真正的擁軍書記”

——四川省資陽市委書記鍾勉關心國防建設紀實

把關愛化為動力

鍾勉關心支持國防建設情真意切,令人鼓舞,催人奮進。一個擁有博士學位的市委書記,之所以對國防和軍隊建設傾注滿腔熱情,是因為其具有深厚的知識根基,使他對國與家、軍與民、治與亂以至戰爭與和平、發展與穩定等問題有著深刻的理解。鍾勉和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的真情與行動,既是新形勢下軍民魚水深情的生動寫照,也是國家穩定發展、國防與軍隊建設跨越式發展的希望所在。

真情無價。作為軍人,我們在感受黨和政府、人民群眾給予的濃濃真情時,更應當化關愛為動力,牢記使命與職責,一切行動聽黨指揮。高舉“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積極投身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切實抓好以軍事鬥爭準備為龍頭的各項工作,為完成機械化、信息化雙重曆史任務而不懈努力。同時積極參加地方經濟建設,勇敢承擔急難險重任務,促進國家建設的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

刊於成都軍區《戰旗報》·短評2004年3月26日第1版頭條

成都軍區《西南民兵》雜誌·典型報道·短評2004年第5期

真情無價

近日,軍區劉書田政委對資陽軍分區黨委第一書記鍾勉同誌真情關心國防建設的事跡大加讚賞,稱他是“真正的擁軍書記”。

鍾勉上任時間雖短,但他情真意切關心支持國防建設的事跡卻感人肺腑,令人鼓舞。鍾書記不僅有高度的政治覺悟、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憂患意識,還有一份對軍人、對軍隊和國防事業無比熱愛的真情。黨的領導幹部隻要有了這份真情,就能視國防建設為分內事,竭盡所能地抓緊抓好;就能從全局利益出發,切實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與時俱進地做好黨管武裝工作,真正把黨交給的這份光榮責任履行好,把這個任務完成好。

鍾勉關心國防建設的真情是難能可貴的。這份真情是黨和人民對我們的鼓舞和鞭策,我們應當好好珍惜,在適應新軍事變革、實現軍隊跨越式發展的偉大實踐中,化真情為巨大動力,付諸具體行動,自覺服從改革調整大局,切實履行好神聖職責,為實現信息化、機械化雙重曆史任務而不懈努力。

刊於四川《國防時報》·短評2004年4月6日第一版頭條

九曲沱江,縱貫川中,惠澤蜀地。自古以來,生活在這塊熱土上的人民就有尚武報國的傳統。四川省資陽市委書記、軍分區黨委第一書記鍾勉真情關心國防建設的事跡,譜寫了富民強兵的新篇章。今年3月19日,成都軍區政委劉書田上將來此視察工作時,連聲稱讚鍾勉是一位“真正的擁軍書記”。

集眾誌共謀國防大業

實現經濟與國防建設同步協調發展,必須動員和依靠全社會的力量。如果連這個道理都不能理解,我們就沒有做黨的工作的資格。

鍾勉是西南財經大學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學博士,抓經濟建設他駕輕就熟,擁軍愛國他滿腔熱忱。2003年2月由四川省旅遊局局長調任資陽市委書記前,他已先後在峨眉山市、樂山市等地留下了“擁軍書記”“擁軍市長”的美名。

“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鍾勉學的是經濟,但他具有敏銳的政治眼光和強烈的憂患意識。他常說,一個連國家安全、民族安危都不重視的領導幹部,有誰會相信他能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鍾勉在認真學習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後感到,實現經濟與國防建設同步協調發展,必須動員和依靠全社會的力量。他時刻都在思索:資陽市人口490萬,是全國重要的兵員儲備區,如何在群眾中樹牢“大國防”觀念?如何發揮好民兵預備役部隊在加快全麵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的推動作用?鍾勉經常到部隊感受軍營生活,熟悉軍事工作,主動和部隊領導交流學習體會、交換工作意見,並為全市深入開展全民國防教育勾畫了清晰的輪廓。

去年7月31日,驕陽似火,沱江兩岸軍旗獵獵。資陽預備役工兵團的現役軍人和預備役官兵正在緊張有序地表演水上救護、炸壩截流等科目,10多艘衝鋒舟激起層層白浪……市委書記鍾勉、市長王華和全體市級領導幹部身著迷彩服,以普通一兵的身份,在演兵場上站立了3個多小時,隨後又參加了輕武器實彈射擊。汗水濕透了衣衫,太陽灼傷了麵龐……這是資陽市建市以來最隆重的一個軍事日,沱江兩岸數以千計的群眾親眼目睹了這一壯觀的軍事演練。

構築“大國防”觀念的活動從此拉開了帷幕!國防教育動員會上,鍾勉要求各級把國防教育納入縣(市、區)黨委中心組學習內容,領導幹部要帶頭學習國防知識,增強國防意識,自覺參加軍事日、國防日。教育中,他率先垂範,凡是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下發的關於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要文件、作出的重大決策和指示以及出台的重要法規,他和班子成員都要認真學習領會,堅決貫徹執行。他兩次安排人從成都軍區理論研究室和省軍區請來專家,宣講國防知識,分析世界軍事鬥爭和中國軍事變革形勢。督促有關部門製作國防宣傳廣告牌、標語,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媒體為強化全民國防意識造勢,營造濃厚的政治文化氛圍。

構築“大國防”觀念,關鍵要普及全民國防教育。鍾勉提出以陳毅元帥故居紀念館等十餘處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基地為依托,采取領導帶部屬、民兵帶群眾、學生帶家長、學校帶社會的辦法,把國防教育的著力點放在領導幹部、民兵和中小學生身上。在他的積極倡導下,全市國防教育開展得有聲有色,卓有成效,僅去年一年全市就有300多萬人次接受國防教育,愛國擁軍熱情空前高漲,適齡青年應征報名人數再創新高。

黨管武裝要真管實幹

第一書記不隻是個光榮的稱謂,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為當地國防建設出謀劃策、排憂解難是黨的領導幹部的分內事,責無旁貸。

“凡是軍分區領導彙報情況都要及時聽取;凡是重大軍事活動、重要會議都要親自參加;凡是軍分區的請示報告都要認真負責答複;凡是武裝工作的重大難題都要親自出麵協調解決。”這是鍾勉在他主持召開的第一次有市、縣兩級黨政領導和駐軍部隊領導參加的會議上作出的鄭重承諾。

軍分區新建營區辦公大樓前有3萬多立方米土石尚未清理,鍾勉3次召集財政、城管、建設等部門負責人現場辦公,審定方案,解決問題,並將軍分區營房改造納入市政建設總體規劃。軍分區政委易春元給記者講述了一件小事:今年春節前夕,鍾勉帶有關部門負責人來軍分區現場辦公。他看到營區門口還有空地沒綠化,便囑咐市林業局拉來兩棵黃桷樹栽上。軍分區司令員溫洪生感慨道:“這事雖小,但可以看出鍾書記心細實幹,我們沒想到的事他都辦到了。”

鍾勉關心國防建設不但從小事抓起,更注重站在戰略全局的高度。

“管”——事關國防建設的大事。伊拉克戰爭爆發後,麵對世界新軍事變革給武裝工作帶來的新挑戰,鍾勉敏銳地意識到,第一書記要緊盯“打贏”目標管武裝、抓國防。平日裏工作任務繁重,他總是忙裏偷閑,擠時間和軍分區領導探討人民戰爭中的信息化建設。那段時間,信息化建設正在全軍部隊蓬勃展開。為了解決部隊信息化建設經費不足的問題,鍾勉召集有關領導深入軍分區現場辦公,“為部隊謀打贏,再大的責任我們都要敢於承擔。”他和軍分區領導一道多方協調資金70多萬元,建立了多功能民兵預備役信息化建設中心。目前,縣(市、區)人武部信息化建設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到年底,軍分區將建成可容納各縣(市、區)人武部集指揮、訓練、作戰於一體的自動化信息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