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寒冬某個傍晚,天色灰蒙蒙一片,洛陽城外北風如冰刀刺骨。雪是從三天前開始下的,東都洛陽城外官道白雪皚皚無人過問。二十裏外有家客棧,局部規模不大,裏裏外外就那麼兩層。大運河由於大雪原因,封了漕運和渡頭,大雪中無法行動身上路出洛陽境內的商人、百姓、走鏢全都在這家客棧歇腳。
客棧一層有一說書老先生,麵相尖嘴猴腮,皺紋巴巴,下巴留一把白山羊胡。先生在這客棧說書有幾十年了,起初說書時高宗李治才登上帝位。有人說先生是神仙,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無論是大唐帝國政壇,或是九州江湖風雲,他都無所不知無事不曉;有人說先生是老江湖,經曆的腥風血雨多了,可以揣測稱量天下,隻不江湖越老人心越小,年近花甲,先生隻想安穩過日子,靠說書混口飯吃。
老先生說從夏商周孕育仙的誕生,到曠世盛名的唐帝國,這片天地的風起雲湧就沒停過。
隋朝大業六年知世郎王博長白山起義到義寧二年唐國公李淵長安稱帝,一個最為強大強,最為久遠,最讓後人魂牽夢繞的盛世大唐,橫空擺在世人的麵前。
前不久,也就兩年前,高宗李治開疆辟土,讓唐帝國的疆土更是達到了史無前例的遼闊,光是疆土便分中土大唐天朝為十五道,三百六十五州,一千五百五十七縣。
十五道為:關內道、河南道、河東道、河北道、山南道、隴右道、淮南道、江南道、 劍南道 和嶺南道。唐帝國疆土萬裏,三百六十五州,一千五百五十七縣,比太宗在位時還要廣闊。
唐帝國疆土遼闊,國力雄厚,高宗駕崩後,邊境卻戰亂頻繁。
芸芸天下不止隻有唐帝國, 帝國之北千裏之外有獨為部落突厥,東北有靺鞨諸部、室韋、契丹、高句麗、新羅、百濟、倭,西部有西突厥、鐵勒、吐蕃帝國,西南有天竺,南部有南詔諸部落、真臘。 而最為繁榮昌盛的當數中土唐帝國,天下人口,十之八九都居住再此。
讓人惋惜的是這幾年經濟繁榮天下卻不太平,不是東突厥平淡起兵作亂就是那契丹部落在唐帝國邊疆興風作浪。外麵有叛亂就算了,帝國內部的廣闊疆土,不少的郡城偶爾也有一兩次起兵造反事件發生,這著實讓百姓苦不堪言呐。你們說,一次兩次就不說了,這要是一連造反個七八次,讓誰不煩啊?還別說,掌權的武媚娘就不煩。
以往太宗在世時還好,那些幾個小流氓似的部落哪有這個膽子敢反?光是李靖、薛仁貴這幾個馳聘沙場的名將,就能嚇破他們的狗膽,不過話又說回來,說到底還是這兩年皇後武媚娘掌權,惹得邊疆少數部落野心勃勃,蠢蠢欲動。
先不說這些,老先生說先把視線放在唐帝國內外的江湖,不然老是說帝國政壇的壞話,這些話若是傳到皇後的耳朵裏,那可是不得了,告密升官發財的暗潮,鬧得人心惶惶,都怕一不小心著了道,就算是一個小小的茶館,也是某些小官上位的台階,免不了無妄之災。
自唐帝國建立以來,疆土萬裏的帝國周邊,雖說有戰亂,但也有文化交流,最為著名的當為太宗時趕赴天竺修仙佛寺那爛陀寺求取真經的三藏法師。
芸芸唐帝國內外,奉信道家、佛家的占大多數,原因很簡單,儒以文亂法,所以儒家就不提了。剩下的也就是道家和佛家,自古以來道家與孔夫子有些牽連。
所以道家和佛家在唐帝國,頗為受歡迎。
唐太宗貞觀十九年二十五日,遠赴天竺西天取經的玄奘,曆經十五年磨難,終將大乘佛經《瑜伽師地論》、《辯中邊論頌》等傳至大唐,更使得佛家被天下人供奉,達到了鼎盛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