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四娘點點頭,拽著竹籃子的把手,雀躍著出門回家。
二娘牽著三郎從門後轉出來,看了看門外,遲疑道:“阿姊,那個……”
“來。”薑姮朝他們招招手,笑道,“教你們一句詩,世人結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知道嗎?”
三郎薑清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薑姮捏了捏他的小臉,道:“我家清兒這是聽懂了?”
“懂了一些。”薑清一本正經道。
“我卻沒懂。”二娘沮喪道。
薑姮笑吟吟道:“我來給你翻譯一下,剛才那句詩,意思就是,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軟,知道不?”
二娘一怔,隨之展顏一笑:“原來是這樣!”
薑姮卻搖搖手指,道:“再教你們一句,四海皆兄弟,誰為行路人。”
“這又是什麼意思?”
“簡單來說,就是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薑姮對兩人語重心長道,“多交朋友,少結仇家,懂麼?”
“我懂!”兩人一齊道。
“好了,”薑姮拍拍手,“去把晏兒和阿伍都喊來,我們來做豆皮!”
阿伍擔著豆子去磨,三郎帶著四娘去清洗麻紗,薑姮和二娘一起在灶台準備生火煮豆漿。
不一會兒阿伍就擔著豆漿回來,小院再一次被籠罩在豆香中。
“咕嘟咕嘟……”鍋中濃白豆漿翻湧,表麵湧出許多泡泡和浮沫。
又小火燉了一會兒,浮沫消失,豆漿便算是煮熟了。
把豆漿倒入幹淨的木桶中,放在院中稍微透一會兒,薑姮端著酸漿水,慢慢倒進豆漿中。
家裏最近一直都沒吃過豆花,先每人盛了一碗,放了沒完全熬幹的飴糖水伴著吃,十分美味。
剩下的,就都用勺子打碎成糊狀,準備壓豆幹了。
阿伍端著模具,模具裏麵墊著麻紗。
薑姮一勺一勺將豆腐舀到麻紗上,水淅淅瀝瀝落在下方的桶子裏。
等差不多倒滿了一層,阿伍將麻紗蓋上去,接著薑姮又開始碼另外一層豆腐。
疊了幾層,薑姮就會用大勺子壓一下,把水都擠出來,又繼續碼下一層。
這樣一層一層,足足碼了十幾層,桶裏的豆腐都鋪進去了,薑姮看著模具裏一層一層疊起來的麻紗和豆腐,讓二娘拿來一根擀麵杖,開始壓豆皮。
壓了十幾分鍾,等到實在沒有水流出來後,兩人把模具翻過來一倒,一塊和麻紗粘在一起的豆皮塊就摔了出來。
“等晾晾,涼了咱們再把麻紗拆下來。”薑姮說道。
她滿意地看著這一大塊豆腐塊,透過麻紗,依稀能看到裏麵的豆腐都被壓成了薄薄的一層,顯然這次成功了。
過了一個時辰,薑姮把麻紗拆開,看著乳黃色的,還帶著紗布痕跡的千張豆皮,忍不住揪了一塊,送進嘴裏咀嚼。
細細咀嚼一會兒,她就露出了笑臉。
有嚼勁,的確是豆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