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先投河再投井(1 / 2)

靖康五年(公元1130年),惠王趙昊即位,改元建武。

建武三年(公元1132年),趙昊立繼子趙昚為太子,舉世震驚。

建武七年(公元1136年),趙昊沒什麼事,宋文豐出生。

建武十年(公元1139年),改元華夏。

華夏七年(公元1145年),嶽飛征金國,次年五月占領上京,生擒金兀術、完顏稟,金國滅。失蹤多年的柔福帝姬趙嬛嬛等人被找到。

華夏十一年(公元1149年),官家趙昊親征倭國,太子監國,雍王趙琢借機叛亂,九日即被鎮壓,史稱,黃粱九日。禍亂中,權知開封府事宋喬年一家慘遭滅門,僅有其新婦楊淑娘攜次子宋文豐逃出。

華夏十二年(公元1150年),趙昚即位,改元隆興。

隆興六年(公元1154年),太上皇趙昊駕崩,廟號武宗。

隆興六年八月,林正明之子林韜,久困家中,遂至青樓希通靈感,宋文豐作陪。席間,行首李妍兒吟唱宋武宗趙昊留詞《發如雪》,眾人紛紛稱善。值得一提的是,二世祖兼大帥哥兒陳歡也在此找靈感。

想那陳歡,乃是中書省下左諫議大夫兼曹州防禦使陳錫獨子,若是細較這官職,在汴京也不過爾爾,但無人敢小瞧於他,從四品文官獲防禦使之遙封,必有其過人之處。

宋武宗仙去後,諸多秘辛流出,不知是否有心,其中一件就與陳錫有關的。建武三年,武宗廣開言路,召天下之士建言獻策。迪功郎陳錫冒天下之大不韙上書直言,立宋太祖趙匡胤七世孫,秦王趙德芳六世孫,宋武宗趙昊繼子——趙昚為太子。今日看來此番上疏好生機智,但也頗有幾分運氣,現趙昚貴為天子,那陳錫可有擁立之功,如霍光之於漢宣帝,尉遲敬德之於唐太宗,官場一路平步青雲,眾人羨煞不已。

……

殘缺的零碎圖片,緩慢拚湊成景象,浮現在文豐眼前。像是播放電影般,還有聲音,隻是少了配樂。

文豐看著這一份份記憶景象,不自覺的雙手緊握成拳。宋喬年對宋文豐的嚴苛教育,讓文豐想起了遠方的父母;嫂嫂帶宋文豐逃出汴京,也可謂是險象環生驚心動魄;投奔林府後,林正明對宋文豐視如己出……對李妍兒的欣賞和蘇婉柔的無比傾慕直到最後一段,投井前的記憶。這一幕圖像更加清晰,聲音更加明亮……

“今天的天氣不錯挺風和日麗的,我們下午沒課去妙月樓了呢”林韜哼著不著調的歌曲大搖大擺的進了青樓。宋文豐低著頭跟在後麵像是在找些什麼,可在高級大宋幣玩家看來明顯有些稚嫩。

林韜自不必說,與眾位姐姐熟絡招呼著,時不時的上手摸了幾下,倒是換來幾聲嬌笑。聽完《發如雪》一首,起了些旁的心思。

“表哥,咱喚那李妍兒來唱曲如何?”林韜醉眼朦朧,望向宋文豐:“弟弟多日沒出門,著實淡出個鳥來,今日姑且瀟灑一番。”說完,不等宋文豐應答,大呼周姨娘前來。

“林公子,怎麼這麼長時間沒來看姐姐?”周姨娘三十歲左右年齡,聽說早年也是勾欄裏的一把好手,與某刺史搭線後改立門戶,倒是幹出一番天地。

“嗯,最近常在家中讀書,無甚空閑,今日得閑,不就來了”林韜也不看她,在身邊女子身上隨意摸了幾下:“你喚那李妍兒來唱首小曲,錢財自不會少你”林韜十分豪氣。

“哎呦,林公子,不巧陳公子也邀了李妍兒,這可怎麼辦?”

“又是那陳歡?”

“何人喊我”隻見一年輕男子奪門而入,看那樣貌,比林韜還要俊俏幾分“喲,原來是宋公子和林公子,適才某在門外路過,不巧聽到二位公子也想聽李妍兒唱曲?”

“是又怎樣?”林韜說完,舉起酒杯自斟自飲起來。

“好啊,某請客,二位移步去我那如何?”陳歡瀟灑的揮了兩下扇子,笑盈盈的看著二人。

“今日這廝竟如此好心?”宋文豐微微抬手客氣一番:“不知陳公子欲領我二人去何處”。

“咦,且慢且慢”陳歡揶揄笑道:“某與周姨娘說好,與李妍兒去河中包一艘畫舫唱曲飲酒”頓了一頓:“某知妍兒小姐不喜金銀,乃贈一副山水畫。你二人想一同聽曲,不知所贈何物?”

林韜聽完,酒氣一下散去。他被爹爹管束嚴苛,哪來多餘風雅之物“難不成要做那家賊?”想想還是算了。

宋文豐聽罷,卻說道:“某這裏也有詩一首,贈與妍兒小姐”。

“好啊!好啊!才子宋文豐贈詩,快去將妍兒喊來”周姨娘顯得有些激動,使喚小廝尋人去了。

不管在哪個年代,炒作這種事情總是不少的,觀眾想來也不會少。片刻後,正主李妍兒現身,身後跟著一幫觀眾老爺,少爺,小姐們。

“聽聞宋公子要贈詩與奴家?”李妍兒嬌媚一笑,圍觀群眾也跟著起哄。

“那宋公子,請!”陳歡麵無表情說著,心裏卻恨的發癢“好不容易從爹爹那哄來《溪山行旅圖》,萬不能讓那宋文豐搶了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