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5·12”汶川大地震,給德陽教育造成了巨大損失。全市70%以
上校舍損毀,學校圖書資料、活動器材、實驗藥品儀器等教學設備設施
喪失貽盡,德陽教育遭受巨大損失,教育教學工作麵臨空前困窘。災難
發生後,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關心愛護下,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在市
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德陽教育人抺幹眼淚、挺直脊梁,迅速投入
到抗震救災、重建家園的戰鬥中,僅僅一周時間,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全
麵恢複了教育教學活動。
災後教育重建,既有物質家園的重建,又有精神家園的重建,而教
學重建,則是二者兼而有之的重要任務。它關係到每一個學生的成長、
每一個家長的期盼,關係到德陽教育能否可持續發展,是“一個都不能
耽誤”的重大民生工程。市教育局在積極爭取、籌措資金進行物質家園
重建的同時,著力開展以質量為主題的教學重建、以“人本”為主題的
心理重建、以感恩為主題的德育資源開發等一係列教育重建工作,以課
題為抓手,用科學的方法來探索、研究、指導、總結教育重建工作,為
我市災後教育“科學重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德陽災後教學重建問題與對策研究》一書,立足於我市災後教育
秩序的恢複和教育質量的穩定、提高,著眼於災後教育重建的軟環境
建設,重點關注在災後特殊環境和條件下的學校教育生態,緊緊圍繞學
校“教”和“學”兩方麵的核心工作展開研究;從板房學校到永久性校
舍,從自製土教具到現代化教學設備,課題組針對不同條件、不同時期
德陽市災後教學重建
問題與對策研究
學校教育教學中的突出問題進行了專題研究;並及時組織召開了大量的
專題教研活動、現場觀摩交流活動,收集優秀經驗、案例、做法,梳理
形成了針對災後板房學校教學困難與問題的應對策略及學校遷入永久性
校舍後如何抓住契機,在新的起點上迅速崛起,實現德陽教育持續優質
發展的有效措施。課題研究為德陽災後教學恢複、重建和崛起提供了重
要智力支持,在德陽災後重建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課題成果既是對
過去工作的深入總結,也是對今後工作的理性思考,更是對我市災後教
學重建艱苦曆程的見證和記錄,它閃耀著德陽教育人偉大的抗震救災精
神。
展望未來,隨著校園重建任務的完成和教學重建的積極推進,德陽
教育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上,我們將認真貫徹國家和四川省中長期教育
規劃綱要,以實施素質教育為主題,以推進教育均衡為手段,以實現教
育公平為目標,發展學前教育、夯實義務教育、改革高中教育、做強職
業教育、發展高等教育,統籌各類教育持續協調健康發展,打造西部領
先、富有特色、充滿活力的德陽教育品牌,建設西部教育強市和人才資
源高地。
中共德陽市委教育工委書記 彭 勇
德陽市教育局局長
二O一一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