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 征:無眼邊花、口口中、分點銀、連點貝、封口豆經緯線:41-41 27-27重 量:25.7克參考價:800元(中品)—1600元(上品)—5倍中品價格以上議價(美品)

(圖18正背麵及局部)

連點貝版(圖19)

特 征:連點貝、口口中、三連國、指川幣、開口豆、小眼邊花經緯線:40-40 26-26重 量:25.7克參考價:800元(中品)—1600元(上品)—5倍中品價格以上議價(美品)

(圖19正背麵及局部)

有點貝版(圖20)

特 征:有點貝、廠左右府、斜造、中開口四、分點銀、封口豆經緯線:47-46 30-30重 量:25.9克參考價:800元(中品)—1600元(上品)—5倍中品價格以上議價(美品)

成都造幣廠最後的矛頭漢版(圖21)

特 征 : 矛頭漢、口○中、出頭華、出牆國、厚一元、收腳政、廠左右府、細口造、連點貝、開口豆經緯線:40-41 26-26重 量:25.6克參考價:1500元(中品)—3000元(上品)—5倍中品價格以上議價(美品)

(圖21正背麵及局部)

第二篇2

第二章 重慶銅元局版

據不完全統計,重慶銅元局版曾經 6次規模性鑄幣 380萬元,零星鑄幣 2萬多元,共計 382萬元。

一、第一次鑄造銀圓(1919年有須版)

1919年應成都造幣廠和重慶總商會要求,為各商幫鑄造了大約 100萬元的銀圓。這時中國銀行兌換券、浚川源銀行兌換券已停止使用,市麵銀圓流通量不大,成都造幣廠雖在鑄造銀圓,但將白銀運去又運回,不僅費時而且還要增加往返運輸成本,所以委托重慶銅元局加工。而重慶銅元局英製設備中已配有較完整的校準機,不需另添設備,即可鑄造銀圓。各商號將銀錠交專化銀子的化爐房,化成約 100兩重的銀條稱為“大條”,以銀條向銅元局掉換銀圓,不另計加工費。銀圓按照成都造幣廠銀圓成色生產,含銀量不得低於銀88%,紫銅12%,以加入的銅作為抵補加工費用。這是重慶銅元局首次鑄造銀圓。此批銀圓鑄造較為認真,各商幫所交去的銀條成色都經過了化驗,產品製成也經過化驗,並由商會擔任監督,每隔一日商會會長溫少鶴即去廠監督校準。凡廢品、花紋不清者,當即鑽上鋼印,回爐重鑄。負責生產的工務科,為了避免仿造,在鋼模版做暗記。這批銀元在加工上也得到約7、8萬元的餘利。由於成色高,重量在 25.8克左右,在重慶地區深受歡迎,也可以全川通行。

1919年有須版

①標準二須版(圖1)特 征 : 二須、口口中、封口華、渝民、二連國、四筆元、橫點年、壓口漢、正軍、出腳政、正府、 正造、小開口四、細線金、方圓、左駝峰壹

經緯線:52-51 32-32 重 量:25.8克參考價:1200元(中品)—2500元(上品)—5倍中品價格以上議價(美品)

(圖1正背麵及局部)

② 6點兩長短須版(圖2)

特 征:兩長短須、渝民、二連國、橫點年、連圈漢、小開口四、細線金、方圓、正駝峰壹經緯線:52-51 32-32 重 量:25.8克參考價:2000元(中品)—5000元(上品)—5倍中品價格以上議價(美品)

(圖2正背麵及局部)

③ 6點左二須版(圖3)

特 征:正駝峰壹經緯線:50-49 32-32 重 量:25.8克參考價:2000元(中品)—5000元(上品)—5倍中品價格以上議價(美品)

(圖 3正背麵)

④ 5點一、6點右二須版(圖4)

特 征:5點一須、6點右二須重 量:25.8克參考價:2000元(中品)—5000元(上品)—5倍中品價格以上議價(美品)

⑤ 6點三須版(圖5)

特 征:6點三須重 量:25.8克參考價:20000元(中品)—50000元(上品)—5倍中品價格以上議價(美品)

(圖5正背麵及局部)

⑥ 6點疊四須版(圖6)

特 征:6點疊四須重 量:25.8克參考價:2500元(中品)—5000元(上品)—5倍中品價格以上議價(美品)

⑦二須三橫貝版(圖7)

特 征:二須、三橫貝版重 量:25.8克參考價:3500元(中品)—5000元(上品)—5倍中品價格以上議價(美品)

(圖7正背麵及局部)

⑧二須細枝手版(圖8)

特 征:二須、細枝手版重 量:25.8克參考價:2000元(中品)—3000元(上品)—5倍中品價格以上議價(美品)

(圖8正背麵及局部)

⑨二須改須版(圖9)

特 征:改二須重 量:25.8克參考價:1200元(中品)—2000元(上品)—5倍中品價格以上議價(美品)

(圖 9正背麵)

二、第二次鑄造銀圓(1926年無須高銀版)

1926年 11月 13日,川康邊防督辦劉湘指令重慶銅元局局長王陵基就地收買生銀,以 4月為期,按照清朝宣統二年四月頒布《幣製則例》小規模鑄造壹圓、5角兩種銀圓。

重慶銅元局於 11月 15日開始第二次使用英國機器和校準機進行試鑄,使用的是重慶地區收購的 10兩川錠 800枚共計 8000兩,成色按照天津造幣總廠略低鑄造,壹圓重量為 97庫平 7錢 1分 5厘,圖案仍然按照 1919年重慶生產的軍政府造壹圓銀圓鑄造。這是重慶生產的最高成色銀圓,重量在 26.0克以上,又稱高銀版。按照常規比例,8000兩可以生產壹圓銀圓 15000枚或者 5角銀圓 35000枚。1926年 12月 22日,川康邊防督辦署專門發布告示通告重慶市民。

1926年,劉湘派其參謀長楊芳毓主辦鋼鐵廠,並聘請德國工程師將重慶銅元局存放的煉鋼電爐全套設備以及銅元局的修理設備等搬運到磁器口設立 21軍鋼鐵廠。劉湘後來將重慶銅元局改成國民黨第 21軍子彈廠,任命其妻弟為廠長,利用銅元局壓片設備製造生產子彈,從鑄造銅元轉為兵工生產,後來改為兵工署第20工廠,20世紀 80年代為國營長江電工廠,2001年 4月,香港融橋集團進入銅元局,拆毀了建立於清朝的銅元局。

在黔軍和劉湘占領時期,生產已趨於萎縮,處於半停頓狀態,許多工人隻得另謀生活出路。而這時軍閥、師閥、團閥都在大搞武器修理所和造幣廠,購買銅元局造幣機器,也吸收部分銅元局工人。銅元局的機器先後被三四十家購買,大多數是軍閥的造幣廠。

1926年無須高銀版

① U頭漢版(圖10)

特 征:U頭漢、口口中、封口華、雙開口民、一連國、露點年、三角點年、正軍、上封口政、正府、

入口造、小開口四、左點金、方圓、右駝峰壹經緯線:51-50 32-32重 量:26.2克參考價:2000元(中品)—4000元(上品)—5倍中品價格以上議價(美品)

(圖10正背麵及局部)

② L政版(圖11)

特 征: L政、穿口中、封口華、雙開口民、一連國、露點年、三角點年、正軍、全開口政、正府、

圓口造、小開口四、右點金、方圓、右駝峰壹經緯線:51-50 32-32重 量:26.1克參考價:2000元(中品)—4000元(上品)—5倍中品價格以上議價(美品)

(圖11正背麵及局部)

三、第三次鑄造銀圓(1927年無須低銀版)

1927年,因成都造幣廠所鑄 5角廠版和雜版打折跌價而發生幣潮,當時重慶未準使用 5角銀幣,尚無影響。田頌堯防區潼川等地常用 5角銀幣,重慶絲商在幣潮之前已調款赴潼收繭,所調多係 5角銀幣,而繭未上市,幣潮已起,5角銀幣乃遭拒用。絲商不得已將約 60萬元之 5角銀幣運回請重慶銅元局改鑄大元。

絲商雖遭受護運費及改鑄折耗的損失,但得銅元局的改鑄也挽回不少損失。這次鑄幣基本是以原來幣的成色改製,質量和重量都不高,能夠在全川使用。

1927年無須低銀版

① 7文政版(圖12)

特 征 :7文政、封口華、開眼民、一連國、三角點年、正軍、全開口政、L政、正造、小開口四、

右點金、方圓臂尖、駝峰壹經緯線:51-50 32-32 重 量:25.1克參考價:1200元(中品)—2500元(上品)—5倍中品價格以上議價(美品)

(圖12正背麵及局部)

②右開口政版(圖13)

特 征:右開口政、開口民、一連國、露點年、三角點年、微出頭軍、L政、圓口造、小開口四、

小點金、方圓、駝峰壹經緯線:51-50 32-32 重 量:25.2克參考價:1200元(中品)—2500元(上品)—5倍中品價格以上議價(美品)

(圖13正背麵及局部)

四、第四次鑄造銀圓(1928年無須版)

1927年,成都出現拒用半元劣幣風波,逐漸擴大到罷課、罷工、罷市的風潮。由於重慶沒有大量鑄造劣質半元幣,經濟上基本沒有受到影響。相反,由於重慶和川東政局平穩,經濟發展比較快,對銀錢需要集聚增加。重慶銀錢業 30年來一直使用“劃條”方式進行各種業務,即見票支付銀圓或者銀錠。由於銀圓減少,支付困難,1928年 10月 22日,重慶總商會召集各商幫會議決定,請求劉湘政府鑄造合法銀圓,並希望按照 1919年方式成立商會化驗鑒定所,監督鑄幣成色設立。

1928年無須版

①一連國版(圖14)

特 征 :一連國、口口中、封口華、渝民、四筆元、三角點年、微出頭軍、L政、正府、正造、小開口四、細線金、方圓、正駝峰壹

經緯線:51-50 32-32

重 量:25.5克

參考價:1200元(中品)—2500元(上品)—5倍中品價格以上議價(美品)

(圖14正背麵及局部)

②二連國版(圖15)

特 征 : 二連國、口口中、封口華、渝民、微出頭民、四筆元、三角點年、正府、正造、小開口四、細線金、方圓、正駝峰壹

經緯線:51-50 32-32

重 量:25.5克

參考價:1200元(中品)—2500元(上品)—5倍中品價格以上議價(美品)

(圖15正背麵及局部)

③撇連橫國版(圖16)

特 征:撇連橫國、方頭漢、口口中、少草華、渝民、四筆元、三角點年、正府、正造、小開口四、細線金、方圓、正駝峰壹

經緯線:51-50 32-32

重 量:25.5克

參考價:1200元(中品)—2500元(上品)—5倍中品價格以上議價(美品)

④拱背華版(圖17)

特 征 :拱背華、口口中、封口華、渝民、微出頭民、一連國、四筆元、三角點年、L政、正府、正造、

小開口四、細線金、方圓、正駝峰壹經緯線:51-50 32-32重 量:25.7克參考價:1200元(中品)—2500元(上品)—5倍中品價格以上議價(美品)

(圖17正背麵及局部)

⑤山城漢版(圖18)

特 征 :山城漢、口○中、封口華、渝民、微出頭民、一連國、四筆元、三角點年、L政、正府、正造、

小開口四、細線金、方圓、正駝峰壹經緯線:51-50 32-32重 量:25.7克參考價:1300元(中品)—2600元(上品)—5倍中品價格以上議價(美品)

(圖18正背麵及局部)

成都造幣廠停止鑄造壹圓銀幣後,四川各軍借口發軍餉,在防區內鑄造各種減色銀圓、銅元,以至於劣質銀幣充斥市場,引起經濟恐慌。1928年 12月,出席全國商會臨時代表大會的重慶代表,向國民政府請願,要求銷毀川省不良貨幣,撤除各防區的造幣機器,不得再鑄。數年來,從重慶流出川的銀錢就達 2740萬元,也加重了四川的金融負擔。

1929年 7月後,由於四川戰亂,市麵銀幣周轉困難,銅幣又因為運輸受阻,加之各地軍閥購買銅製造子彈和手榴彈,致全川均感流通的銀圓、銅幣不腳,劉湘、劉文輝、鄧錫侯、田頌堯在重慶商量,決定在省外購買銀銅,並在重慶趕鑄,由21軍軍部電請中央財政部頒發幣模,並隨後重申所有稅捐一律使用壹圓銀圓。從

1928年 4月開始,成渝兩廠一齊開工鑄幣後,因白銀收進越來越少,銀圓的鑄造

時行時停。同時,21軍軍部下令廢除營業交易中以銀兩為單位的結算方式,規定以壹圓銀圓作為結算單位,這更加重了市場對銀圓的需求。重慶市麵上出現了銀圓貼水 50元的現象,21軍從上海運回銀圓數百萬枚後才平息。

1933年 3月,國民政府公布《銀本位幣鑄造條例》,規定銀本位幣定名為“圓”,每枚重 26.6971公分(克),含銀88%、銅12%。一切公私款項及交易均用銀本位幣受理。4月 6日,財政部通令廢兩改元,規定公私收付及契約票據一律改用銀幣,不得使用銀兩。原定以銀兩支付的,按生銀每 7錢 1分 5厘折合 1圓,用銀圓支付。這種銀幣即“帆版”銀圓。4月 20日,重慶 21軍軍部通令全衛戍區按照財政部每 7錢 1分 5厘折合 1圓執行。

五、第五次鑄造銀圓(1933年三筆草華版)

1932年重慶銅元局應重慶總商會要求,以 2枚 5角銀幣改鑄一枚壹圓銀圓的比例開始鑄造銀圓,到 1933年 3月結束。同時,重慶市麵上光麵、啞版銀圓數量增多,21軍軍部下令指定糧契稅券管理委員會為收兌機關,從 20日起到 3月16日為止,一律鋼戳回收送銅元局換掉另鑄。鑄造時間短。

1933年三筆草華版

三筆草華版(圖19)

特 征 : 三筆草華、口口中、微出頭民、二連國、微出頭軍、小開口四、細線金、方圓、正駝峰壹經緯線: 51-50 32-32重 量:25.7克參考價:2000元(中品)—4000元(上品)—5倍中品價格以上議價(美品)

(圖19正背麵及局部)

六、第六次鑄造銀圓(1934年大點金版)

1932年 9月,安川之戰結束,劉湘占有川東、川南、川西地區 80餘縣,結束長達 17年的四川軍閥混戰。1926年以後,重慶地區雖然偶有戰爭,但都沒有波及到重慶銅元局。繼 5角幣潮不久,劉湘所發地方鈔因軍費日益增大,重慶發生擠兌踩死數人的慘劇,劉湘之財務處長辭職。從 1929年秋,由劉航琛正式出任 21軍財政處處長,所欠金融界各種債務已達 1.3億。1934年 4月 27日,劉湘借口與共產黨軍隊作戰籌措資金、彌補戰爭貸款和維持地方鈔信用,劉決定以借新債還舊債的方式,從金融界再借資,走原來的老路委托聚興誠銀行從上海購買白銀 128.7萬兩,運抵重慶銅元局鑄造四川軍政府壹圓銀圓還債。5月 22日,重慶銅元局改組為重慶造幣廠,由周曉嵐出任廠長。從 5月 30日開始生產銀圓,仿照成都造幣廠老模四川軍政府壹圓銀圓樣式生產,指定 21軍子彈廠負責審核成色,日產由 1萬增到 4萬,至 6月 7日止已經生產 22.5萬元。財政部部長孔祥熙根據報告,電令四川省政府,以重慶造幣廠生產低成色銀圓,而非中央幣模銀圓,擾亂金融幣製和有悖於本次財政會議案應立即停止鑄造,並馬上上繳並銷毀幣模。因此,最後的大點金重慶版也在鑄造了 22.5萬元後停止了生產。這批銀圓的“銀”字“金”為三畫帶兩點,與前模“金”旁四畫不同,被稱為“金”字銀圓。由於鑄造的銀圓質量不高,數年之後仍然隻能局限在重慶行使。重慶銅元局依靠做這批銀圓又維持了半年多的時間,此後貨幣生產即告停頓。

1934年 7月 1日,重慶造幣廠按照中央銀圓幣模鑄造銀幣,即“帆版”銀圓。從此,停止生產四川軍政府壹圓銀圓。

1934年大點金版

①大點金開口中(圖20)

特 征:大點金、開口中

參考價:30000元—60000元

(圖 20正背麵)

②大點金豎點年(圖21)

特 征:大點金、豎點年參考價:20000元

③大點金上點年(圖22)

特 征:大點金、上點年參考價:15000元

④大點金斜點年(圖23)

特 征:大點金、斜點年參考價:12000元

(圖21正背麵)

(圖22正背麵)

(圖23正背麵)

⑤改點金參考價:1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