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基本問題解析》是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科普課題。本課題根據黨的十七大政治報告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基本內容以及十七屆三中全會、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的新的理論觀點,整理出92個基本問題,分為六大部分,通過生動的語言、翔實的數據、形象的圖表,深入淺出地將一些枯燥的理論變成通俗易懂的話語,讓廣大人民群眾掌握,並成為人民群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的思想武器,我們理論工作者的任務就在於此。

一、宣傳普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重要意義

1.宣傳普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是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必然要求。

馬克思曾指出:“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力量隻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但是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頁。理論隻有在實踐中被人民群眾所理解、認同和掌握,才能變成改造世界的強大物質力量。大眾化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和內在要求。馬克思主義從來就不是書齋裏的教條,而是關於人民群眾實踐的科學總結,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隻有大眾化,才能掌握群眾、教育群眾,指導群眾的實踐。馬克思主義隻有被廣大人民群眾理解和掌握,才能轉化為強大的物質力量,在實踐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同時,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體係,必須通過開展馬克思主義的啟蒙教育和宣傳普及工作等形式,使之走向大眾化。

2.宣傳普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客觀要求。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黨領導億萬人民群眾共同奮鬥的偉大事業,要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依靠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完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凝結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不懈探索實踐的智慧和心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黨最可寶貴的政治和精神財富,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人民群眾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不僅關係當前各項任務的順利完成,更關係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長遠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隻有被廣大人民群眾真正地理解和掌握並轉化為投身改革建設的內在動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才能夠順利實現。當前,宣傳普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就是要在總結我們黨以往宣傳普及馬克思主義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形式,使宣傳普及工作更加富有成效。

3.宣傳普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是中國共產黨鞏固執政地位的需要。

我們黨曆經革命、建設和改革,已經成為領導人民掌握政權並長期執政的黨,成為對外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麵對社會環境和執政條件的深刻變化,如何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關係到黨的執政地位是否穩固,關係到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能否實現,關係到中華民族複興偉業的興衰成敗。宣傳普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就是要把黨的執政理念、執政方式等內容介紹給廣大幹部和人民群眾,從而增強他們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情感認同、理論認同、政治認同和實踐認同。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科普通俗讀物的基本框架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科普通俗讀物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基本問題出發,緊緊圍繞幹部、群眾最關心的基本理論和實踐問題來展開。根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四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在整體框架和內容結構上作出了創新安排。第一次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科普通俗讀物的基本內容分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總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基本經濟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基本政治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基本文化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基本社會問題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黨的建設基本問題等六個部分。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總論部分:主要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的重大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道路、理論體係之間的關係、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與毛澤東思想的關係、科學發展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最新成果等一係列重大問題。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經濟建設部分:主要闡述了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內涵和基本要求、經濟增長方式與經濟發展方式的關係、農業、農村、農民問題關係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重大意義、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等一係列重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