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改革實驗教學方式
3.1 利用先進的實驗教學手段,提高實驗資源利用率
目前,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的方法在理論課上已被廣泛采用,而實驗課上的應用卻甚少。針對這一現象,學校微生物學實驗室的教師將本門實驗課程的基本操作方法等內容製作成PPT或Flash課件,化複雜為簡明\變抽象為具體,直觀、生動地展示給學生。這樣不但有利於學生理解,而且極大地彌補了由於學生層層包圍而難以看清教師示範細節等缺點,顯示出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優點。
此外,增設1台數碼顯微鏡,可對形態典型、染色效果較好的細菌塗片等標本進行數碼拍照並保存在電腦裏。此後,利用計算機輸出係統將典型塗片投影到大屏幕上,直接進行動態講解。這樣可以指導全體學生準確觀察,極大地提高了實驗資源的利用率和學生的實驗觀察效率,並且更進一步地促進了學生實驗觀察能力的提高。
3.2 改進實驗室管理方式
實驗教學方式采取集中教學和開放式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基礎型實驗主要采取統一集中教學的方式,要求全體學生掌握基本實驗技能。對於綜合性和研究創新性實驗,則主要采取開放式教學,周一到周五實驗室全時段開放,周六和周日可以預約開放,並由實驗教師管理和指導。學生自行安排實驗時間,自主設計實驗方案,實驗教師僅僅起輔助作用,負責提供實驗材料和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這樣的實驗室管理方式不僅使全體學生掌握了必備的實驗技能,而且分層次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有利於學生進行初步的科研嚐試。
3.3 聽取學生意見,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
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從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出發,進行醫學微生物學實驗室建設。日常教學中注重通過各種方式和學生溝通交流,聽取學生建議。並且專門設置實驗開設項目、實驗教學方式和實驗室管理意見箱,建議每位學生交一份建議或意見的書麵稿。雖然有些學生的建議由於各種條件限製,無法立即解決,但諸如實驗的安排、學生輪流擔任一日實驗管理老師等意見,則被欣然采納。本著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和創新教育為目的,實驗室的此項改革獲得良好的效果。
4 改革實驗考核辦法
為了更加客觀、公正地反映學生的實驗素養,摒棄以往期末考試之前僅通過一項操作考試來記分的方法,而是采用分項記分的考核方式[2]。
1)實驗預習成績(10%):檢查預習報告,考核其對實驗原理的理解和對實驗內容的熟悉情況。
2)實驗操作成績(30%):考核學生操作的規範程度。
3)實驗報告成績(30%):主要考核學生是否認真記錄實驗結果,能否認真分析實驗中出現的問題並發表自己的看法。
4)實驗平時表現(10%):主要通過觀察日常實驗,考核學生是否養成了良好的實驗習慣。
5)期末成績(20%):不是考查對實驗指導上操作步驟的記憶,而是通過要求學生自行設計並操作實驗,綜合考查學生的實踐能力。
這種考核方式不但檢驗了學生實驗方法和技能的掌握情況,同時使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明顯增強。
以上是河南護理職業學院在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改革上做出的一些積極探索與嚐試,從學生反饋的意見來看,這些改革增強了他們的實驗技能,激發了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和創新意識。筆者希望這些粗淺體會對同行有借鑒價值。
參考文獻
[1]王誌強.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常見問題探討[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2010(1):78.
[2]徐德強,等.以學生為中心,建設微生物學實驗課程[J].中國大學教學,2007(11):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