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術學本科生專業能力調查與培養措施分析
理論研究
作者:秦銘新
摘要教育技術學本科生專業已經創辦20多年,隨著人才培養規模的不斷擴大,開設該專業的院校越來越多。作為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教育技術學本科生實踐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其就業前景。就教育技術學專業本科生專業能力進行調查,並根據調查狀況,提出相關的培養措施。
關鍵詞教育技術學;本科生;培養措施
中圖分類號:G40-05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3)24-0009-02
教育技術學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出合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理論,對信息技術下的教學資源及過程進行開發、設計、運用與管理的複合人才。該專業的學生不僅能從事信息技術教育工作,還能從事教育軟件開發、教育節目製作、教育資源設計與遠程教育係統開發、設計及維護等工作。教育技術專業是以實踐為基礎的教學專業,為了有效了解該專業本科生的專業能力,對本科生專業能力進行調查分析,並根據調查狀況,分析現代教育技術專業的不足之處,以采取有效措施給予解決,進一步提高教育技術學專業本科生的專業能力。
1 教育技術學學生的專業能力調查
1.1 調查方式
在教育技術學專業中,涉及的專業課程有教育傳播學、教育學、教育技術學、心理學、電視教材製作、網絡教育、C語言的程序設計與動畫製作等,學生對這些專業課程的掌握程度可通過實踐能力來體現。為了了解本科生的專業能力,對某高校的教育技術專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分析。調查問卷共發放80份,收回79份;一份問卷未回答完,故有效問卷78份。
問卷包括3個部分,共設置25道題:
第一部分,對學生與計算機相關的技術應用及維護能力進行調查;
第二部分,就學生對於教學資源設計、開發以及應用的能力進行調查;
第三部分,對學生對教育技術學研究新理論及新技術的了解狀況的調查分析。
除了應用調查問卷方式之外,對教育技術學的專業教師采取訪談方法。
1.2 調查結果與原因
通過調查顯示,學生在計算機技術應用與維護能力方麵的表現為:會應用刻錄機、數碼相機及打印機等技術設備的比例為70%以上;會使用攝像機的人數超過90%;而對於掃描儀很多學生沒有用過,甚至沒有見過實物。教育技術專業的學生對計算機相關設備的應用還是比較熟悉的,這與課堂學習及日常生活的接觸是密不可分的,特別是網絡連接及攝影等設備。Word、Excel及PowerPoint等軟件能夠熟練操作及非常熟練操作的比例均在90%以上;C語言熟練操作的比例為80%左右,而VF語言會應用的比例在60%以上,VB語言的應用人數較少;對Edius、Premier等基本視頻編輯軟件,50%的本科生能夠熟練操作;AE、3DMAX僅有20%的本科生可以操作,但是操作也不是非常熟練。而在網絡開發、教育課件與網站維護等方麵,本科生隻是通過某個學期僅有的課程課堂上學習,並且大部分學生表現出來的興趣偏低,課後也沒有進行自我學習,以至於學生對於網絡開發等方麵的知識隻是一知半解,沒有對知識融會貫通。
對教學資源能夠實施數據統計、文字處理的比例為92.3%,能夠編輯音頻及視頻的學生為90.8%左右,課件及網頁製作的比例為76.7%,而能建立網站以及後台管理的學生僅占10%左右。這表明該院校教育技術專業的學生實踐能力還有待提高,尤其是教學軟件的開發與教學媒體的自主研發方麵不足,與SECT規定還有較大差距。
對教育技術新理論及新技術的關注方麵,有6%的人一直關注,14%的人為偶爾關注,多數人為極少關注。對學生業餘時間是否發展自身有關的專業技能問題上,隻有15.3%的人選擇了“是”,有71.7%的人選擇了“偶爾”,而剩餘的人則是幾乎從來沒有。這表明對教育技術新理論及新技術等方麵的關注不多,學生的積極研究性不高,自主學習能力也不強,其自主研究及學習能力有待提高。
2 加強本科生專業能力培養的措施
2.1 合理調整教育技術課程,加強本科生的專業技能訓練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教育技術專業的知識結構也正發生變化,應用原來的技術對學生進行培養,是不能有效培養出優秀學生的。所以,在有限課時中,應對教育技術專業課程的結構給予調整,將數字電路、電工學與普通物理等課程進行刪減,添加人工智能、虛擬現實與信息技術等方麵的教學內容,對本科生的專業技能與職業意識進行強化培養,並構建專業知識及能力結構。同時,不斷更新教育課程的設置理念,將專業教育與學科教育進行有機結合。在現代教育技術課程中,教育技能課程方麵的開設比較少,而有限的教育訓練與教育實習,並不能全麵培養本科生所需的基本技能,要合理設置有關的信息技術課,將專業課和信息技術課進行有效整合,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與素養,為學生畢業之後的教育技術工作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