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冊封儀式(1)(1 / 2)

今天是所有誓要成為獵手的少年們,齊聚在聖殿的光明大廳之中,等待著舉行成為見習獵手儀式的時刻。每一位年滿十四周歲,決心成為獵手的少年都將披著屬於獵手的銀色鬥篷,手握獵弓,在光明,聖潔的大廳中,單膝跪地,右手握拳放在左胸上,左手握弓背,立在地麵,接受冊封者的冊封。這是激動人心的時刻,但這一切才是開始,因為見習獵手還不完全是一名獵手,接下來,孩子們要經過大約兩年時間的艱苦卓絕的訓練,掌握各種箭術技藝,培養意誌,膽魄與品德,最終通過在危險的野外實戰考核後,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獵手。一名狩獵隊員,跟隨勇敢的狩獵隊出城,前往冰天雪地,寒風凜凜的大自然去狩獵狂野的野獸,獲得榮耀與戰利品。

光明大廳,聖殿的中心,一座高大的獵人石雕靜靜的矗立在大廳禮台之上,是用質地堅韌,光澤潔白又稀有的銀石精心雕成,獵人石雕昂首挺胸,英姿颯爽,意氣風發,這正是獵人應有的風采。在獵人石雕上方是玻璃水晶製的殿頂,玻璃水晶閃耀出的光芒,將英武的獵人石雕沐浴其中,銀石與水晶透射出的光芒交融,使得石雕渾身散發著一種聖潔與高貴。

大廳觀眾席的石椅上陸陸續續坐滿了前來參加儀式的各色少年,有男有女,有說有笑,十分歡樂。

聖殿,在歌珊城建立之初就存在了,是用稀有的礦料-銀石建造而成,牆壁上刻著充滿韻味的圖案,簡單卻包有一種古樸的華美。散發著一種空靈,神聖的氣氛。“

銀石是一種稀有的礦料,它比大理石堅硬,外表光澤又像真銀一般發出白色的光澤。

光明大廳,宏大而寬敞,聖潔而空靈,所有第一次來到此地的人都從不禁口中發出感歎與讚美。。

歌珊城的光明聖殿是人類自大災難後從地下避難所走出來第一批建造的建築之一,是所有信仰虔誠的人每個星期禮拜聚會的場所。

聖殿祭祀的神祗是一位主宰整個天地萬物,宇宙時空,無所不能,又懲惡揚善,聖潔,好祝福的神。為神建殿花費了信仰之人不少的心血。可以說是歌珊城最為宏大與華麗的建築物了,甚至宮廷也無法也祂相媲美。在大多數無信者看來這群人是瘋子或不可理喻,但牧師,學者,祭司們與具有虔誠信仰的人卻不認為,他們對神的存在毫無疑惑,並且堅信盡管外麵的世界是嚴寒,凍天絕地,但人類遲早將在神的應許下,離開歌珊城,走向外麵的世界。為這樣一位神建造如此的聖殿是合宜的。而且傳說中的預言已經逐漸開始實現,外麵世界已經從冬天絕地的酷寒之中複蘇,狩獵遠征隊帶回的戰利品就是最好的證明,外麵的世界已經有了非凡的生命。

光明大廳共有二層,在大廳左右兩旁的二樓走廊中,各分列者六支長筒銀號角,每隻銀號角下係著白色的旌旗,旌旗上繡著銀色獵弓,背景是漫天落雪的天氣圖案。這是歌珊城獵手的標誌。

十二位精通吹角的號角師穿著銀色的皮甲隨時待命。吹奏美妙,高昂的音樂。

大廳入口是由一道道串著白珍珠的藍色,紫色,朱紅色線編織的簾子將大廳遮掩,掀開簾子,正中是通向大廳會台的道路,用繪有棕樹葉圖案的白色地毯鋪上,兩旁是一列列長石椅,石椅一排排往後漸高,方便嘉賓們的視野更開闊,這是參加會幕的嘉賓所坐的。整個大廳可以容納大約300名嘉賓。

在聖殿入口左右兩側各有六根石柱,其中,最靠近聖殿之門的兩根石柱最為高大,約三個成年人張開雙臂才能合圍起來。左邊的石柱刻有“真理”二字,右邊的石柱刻有“信念”二字,石柱上刻畫著旋轉上升的樹枝,樹枝上是繁茂的綠葉與綻放的花朵與飽滿的野瓜果實,直到殿頂,很是榮美。

觀眾區與會台相隔約有三米之距,會台比大廳的地麵高出一大截,從地麵通過六級台階到達會台,以此托顯出會台的重要。

會台之上,所有出席了這次盛大活動的嘉賓,比如聖殿所有的牧師,學者與箭師及為神殿服務的侍者都出現了。睿智的牧師,低調的學者與箭法高超的箭師,謙卑的侍者,他們的名字早已被人所熟知,他們都是令人尊敬的。

然而,有句古話說的好,凡間沒有完美的。即便是在如此盛大,如此受人關注,又在如此聖潔的地方,一切和諧的猶如一曲完美的音律中,也有變調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