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論高校試題庫建設的必要性與具體實施(2 / 2)

(三)試題庫有利於避免考題泄密情況的發生

針對教師命題容易出現的考前劃定考試範圍和重點、考題泄密、學生參照以往試題來推定考試範圍和重點、補考與備用試題由於存放時間長不利於保密等現象,試題庫考試可以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由於是隨機抽取試題,包括任課教師在內,都無法獲取和考題相關的任何信息,也就杜絕了考題泄密等影響考試客觀公正現象的出現。

(四)試題庫有利於增強考試的可操作性

1.由於試題庫配備完整的標準答案和詳細的評分細則,而且標準答案和評分細則會在長期的考試實踐中不斷修正、調整,使之更趨於客觀合理,這樣就減少了教師在閱卷中的主觀性和隨意性,使試卷評閱更加簡便易行。

2.由於高校考試都安排在期末進行,命題的同時還得提供備用試題、補考試題等,時間短、任務重。而實行了試題庫考試後,隻需要簡單的設置和操作便可以完成命題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3.試題庫考試可以根據教學進度情況、學生綜合能力及對不同專業學生不同的知識側重,通過調節試題數量和試題難易程度,可以避免題目過難造成許多學生不及格,或太簡單導致學生分數偏高,保證考試結果的正態分布。

三、加強試題庫建設的具體實施

(一)更新觀念,正確認識試題庫建設

試題庫建設本身並不是目的,目的在於為更好地推進考試製度改革提供必要的條件。試題庫考試相對於長期以來以自教自考為特點的傳統考試,不論對教師還是對學生的要求都更高了,難以馬上適應,所以觀念上的阻力比實際操作的困難更大。因此,必須更新觀念,充分認識到試題庫不可替代的優勢,不論對教學質量、教學效果、學生素質,還是對提高教學管理工作效率都很重要。我們要順應大眾化階段高等教育考試製度改革的方向,深入調研,反複論證,大力宣傳,為試題庫建設創造良好的內外環境。

(二)完善試題庫建設方麵的管理製度

製度建設是保證每一項工作順利進行的前提和基礎。試題庫建設的管理製度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麵內容:

1.要按照由粗到細、由點到麵、逐步完善、不斷提高的原則進行製度構建,重點是要明確領導機構的職責及各部門、二級學院的任務。

2.要建立試題庫建設的具體實施辦法。要提出試題庫建設的目標、步驟,明確試題庫建設的要素、方法、計算機程序與紀律等。

3.落實配套機構和人員。試題庫建設牽涉麵廣、工作量大且相當複雜,為了保證該項工作的順利進行,要落實配套機構和人員。首先學校要成立領導和決策機構,具體工作可以落實到一個部門如教務處,有關二級學院、教研室要指定專人負責這項工作。

(三)試題庫建設的基本思路

1.指導思想。全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創新,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逐步推進教考分離,強化考試的科學性,體現考試的公正與公平原則,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2.命題依據。命題應依照各專業培養方案和課程教學大綱,確定試題的覆蓋範圍。試題應覆蓋課程教學大綱基本要求和課程主要教學內容,著重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從不同角度考核學生的課程學習情況,加深學生對課程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

3.建設步驟。試題庫建設應首先包括公共必修課(培養方案中公共課平台和學科共同課平台中的公共必修課)和專業基礎課(必修課),其次再擴充到選修課。試題庫建設遵循先公共課後專業課的順序,並根據學校實際情況逐步建立和完善。

4.題目類型:(1)名詞解釋;(2)填空;(3)選擇(單項、多項);(4)判斷;(5)改錯;(6)分析;(7)簡答;(8)計算;(9)證明;(10)論述;(11)綜合分析(應用);(12)辨析;(13)閱讀理解;(14)翻譯;(15)寫作等。各門課程可根據課程的特點選擇適合的題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