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對我院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思考(2 / 2)

(五)實踐教學效果難以達到

隨著市場經濟體製改革的逐步深化,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各企業(公司)的商業秘密日益增多,許多單位都把接受學生實習視為負擔,不讓學生接觸其核心部門和有關的管理事務,怕泄露商業秘密。結果,到農村金融部門實習的學生接觸不到信貸業務,到農業企業財務部門實習的學生不能看賬和作賬,到農村企業生產部門實習的學生不能了解企業全套生產流程和營銷策劃,到外貿部門實習的學生不能接觸客戶。顯然,這種動口不動手的實習是難以達到實習效果的,綜合實踐技能難以提高。

(六)實踐教學師資短缺

實踐教學需要足夠的有一定實踐經驗的專業教師。但令人遺憾的是,我院大部分教師都是從學校直接到學校,從沒有真正出過校門。由於生活圈子狹隘,環境相對封閉,不少教師對市場經濟缺乏真正的了解與認識,對色彩繽紛的社會缺乏應有的、全麵的、客觀的認識和把握,更談不上切身體會和實踐。專業教師大都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但缺乏真正的專業實踐。另外,傳統的學校教育觀念使得很多學校沒有把提高教師的實踐技能擺在重要的位置而給予應有的重視,對教師走出校門,到企業實踐和體驗沒有相關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對教師的考核和收入分配仍然以課時量為主要杠杆,加之諸多的行政性、事務性的要求,使得教師真正走出校門難以得到落實和實現,造成他們的觀念、教學方法與瞬息萬變的市場差距很大,更缺乏與日新月異的技術發展和變化相適應的專業技術和技能。

三、完善實踐教學的對策

(一)提高對實踐教學重要性的認識

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是一個實踐性較強的專業,學生實踐及創新能力的強弱,直接關係到將來的就業,因而校、院、係各級應該提高對實踐教學重要性的認識。從學校來講,在加大對實踐教學的經費支持的前提下並且應該設立專門的部門來組織實施實踐教學過程;從學院來講,應該鼓勵教師進行實踐教學內容的研究;從係來講,應凝聚集體智慧對培養方案進行修訂及完善,來增加實踐教學環節、提高實踐教學時數所占的比例,以解決過去在實踐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

(二)加快實驗室及實習基地的建設步伐

實驗室及實習基地是完成實踐教學的重要場所,因而它們建設步伐的快慢將直接影響到實踐教學的正常實施。目前,隨著新校區的建成,現代農業技術實驗室、ERP實驗室及人力資源管理實驗室將很快會建成並投入使用,將能完成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的部分實踐教學環節。目前固定的實習基地有4個,學院還應積極聯係校外實習基地並簽訂協議,以滿足實踐教學的要求。

(三)完善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體係

在借鑒相關院校實踐教學經驗的基礎上,修訂完成了農林經濟管理專業2005級培養方案。其中,實踐教學平台包括專業實踐或中期實習、學年論文、畢業實習撰寫畢業論文(畢業設計)和畢業答辯五大模塊,實踐教學總共14學分,約占總學分8.3%。同時,還編寫有課程實踐教學大綱以及相關課程的實習指導書等。

(四)加強師資建設

實踐教學需要一支既有較高學術水平、教學水平,又有較強實際工作能力的“雙師型”師資隊伍。因而學校應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加強“雙師型”的師資隊伍建設。建設途徑主要有兩條:一是從社會上引進或聘用既有豐富實踐工作經驗,又有較高學術水平的高級技術和管理工作人員充實師隊伍或作兼職教師。二是鼓勵教師向“雙師型”發展,學校有組織有計劃地選派一些教學骨幹到企事業單位去,與專業結合,學習實際操作技能與經驗。而我院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目前從事教學的教師隻有4人,急需配備專業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