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楊明玥、楚茵茵死後,整個後宮都沉寂了下來,連著逝去兩位妃子,讓所有人都有些心顫,對與之相關的靈犀宮也充滿了恐懼。
經過幾天的調養,洛璃總算好了起來,隻不過因著太醫的囑咐,她還是必須待在靈犀宮好好休養。
對於楚茵茵和柳韻函的事她也略有耳聞,想不到當年一起進宮的十八個人,到現在已經走了四個了,還有一個也受毀了容貌,再無任何前途可言。
誰也沒有想到在這個難得平靜之刻,一個巨大的陰謀正在醞釀。
“臣妾見過皇後娘娘,不知皇後找臣妾過來有何事?”
原本宮中發生了大事,淑妃這幾日都打算閉門不出的。可傍晚時候,皇後身邊的文鳶突然到來,說皇後邀她過去商量事情。
淑妃知道皇後找她是為了什麼,畢竟那個人若是一直掌權,她們就難過了。
“坐吧。”皇後擺擺手,示意淑妃不用行禮,而後又對著文鳶使了個眼色。文鳶心領神會,將所有伺候的宮人都趕了出去,並關上了房門。
整個房間就隻有皇後和淑妃,以及她們的貼身侍女文鳶、琉璃。
淑妃見著這個情形,對自己心中原來的猜測已經有了七八分肯定,皇後她果然要出手了。
“妹妹瞧著姐姐近日神色不錯,看來不久就能痊愈,重掌後宮了。”
皇後雖然知道這是淑妃表麵套近乎的話,不過她也十分受用:“那就要借妹妹吉言了。”
“姐姐身子好了,是姐姐自己的福氣,也是皇上的福氣。”淑妃依然笑著開口,仿佛不知道皇後叫她來的目的。
皇後內心暗道:果然是老狐狸,這麼沉得住氣。
“其實本宮今日叫淑妃你前來,是為了皇嗣一事。”皇後說話間看向淑妃,果然在她說到皇嗣之後,淑妃臉上閃過一絲驚訝。
淑妃的確有些不明白,皇後叫自己前來,莫非不是為了聯手對付甄貴妃?
“你也知道皇上子嗣甚少,皇子隻獨獨一個,就連公主也隻有兩個。而長德身子薄弱,能否平安長成也是說不準的。
本宮知道你與甄貴妃之間的鬥爭,你唯一的優勢怕就是朝霞了,不過現在就要不同了。”
皇後此話一出,沈淑妃就坐不住了。的確,朝霞才是她最大的倚仗。
甄貴妃母家好過她,又深得皇上、太後喜愛,若不是她行事較甄貴妃謹慎,又有朝霞,怕是早就死了好多次,哪裏能和甄貴妃相鬥。
“皇後此話何意?妹妹哪裏敢和甄姐姐相鬥,大家姐妹一場,娘娘不要聽了她人讒言。不過皇後娘娘方才話中的意思,難道是甄姐姐有了?”
皇後見淑妃不承認自己和甄妃之間的鬥爭,心中嗤笑,她們明爭暗鬥這麼多年,淑妃到現在還想裝好人。
“哦~原來是本宮誤解了,既然你與甄妃是好姐妹,此事當由甄妃來告訴你,本宮就不多嘴了。省得他日甄妃親自告訴你之時,誤以為你在探查她的消息,那可就不好了。”
皇後好像真的不打算說了一樣,端起茶杯,靜靜地喝了一口茶。然後抬起頭看著淑妃:“妹妹如果沒有別的事,就先回去吧。”
淑妃知道皇後是故意的,可是她和甄貴妃關係不好,錦繡宮的人一定會防著她,不讓她探聽到一點消息。深吸一口氣,果然她的定力還是不夠。
“娘娘,有什麼您就說出來吧,臣妾與甄妃的關係,您是清楚的,有她沒我,有我沒她!”
皇後望著淑妃展顏一笑:“妹妹可是想好了?”
“還請娘娘先說出此事。”淑妃也不再坐著,而是起身向皇後行了一個大禮。
皇後揮了揮手,讓淑妃回到位置上坐好,隨即緩緩開口:“靈犀宮那位的事你知道了?”
“可是那個洛貴嬪有孕之事?”淑妃有些不解,不是說甄貴妃嗎,怎麼說到了洛璃的頭上?可是她卻聰明地沒有開口,反而聽皇後說下去。
“不錯,是她。也許你會奇怪我為何提起她,你還記得嗎?元宵當晚,皇上在後宮設宴接待瀾國使者,那位洛貴嬪當時可是出了風頭。”
淑妃不愧是宮中摸爬滾打出來的人,皇後一點,她就知道了。“臣妾想起來了,她不僅出了風頭,更加得罪了那位,我記得皇上還為她處罰了一個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