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玥使勁掙脫,害她的人居然是她,那個女人她一定要殺了她。可惜,還沒等到她掙脫出來,就已然斃命。
香巧按下椅子上的機關,楊明玥看起來就像並未受到過鉗製一般。
雖然她被毒啞了,不過香巧知道,現在這種情況根本就不會有人對她的死抱有懷疑,都會認為她是自殺。
香巧走到浣心身邊,拉起她,解開她的繩子,浣心像被嚇傻了一樣,看著香巧的眼神充滿恐懼,趕緊遠離她向賬外跑去。
香巧看著浣心的樣子滿意一笑,一邊走到楊明玥身邊哭泣,一邊對外麵叫到:“來人啦,來人來,楊容華自殺了,來人啦!”
一時之間外麵的人都朝這裏趕來,路上還看到了發瘋的浣心,一進屋就隻發現吞金而死的楊明玥,和在她旁邊淚眼盈盈的宮女。
司徒淩從甄貴妃那裏得知了審問的情況,已經猜到八成是楊明玥下的手,正想前去處置她,就傳來她吞金自殺的消息。
這時候侍衛統領也傳來消息說刺客被捉到了,經過審問,他已經招供是楊明玥主使。
發生了這樣大的事,狩獵活動也被取消。司徒淩緊張洛璃的身子,急著啟程回京。
不管是誰都沒了心思狩獵,帝君的心情很糟,提醒著他們這段時間一定要小心。他們已經從知情人那裏聽說了楊明玥的事,紛紛與楊家拉開關係。
果然,一回到京城,司徒淩把洛璃安頓好之後,直接下旨讓楊博遠回家休養三月,同時又派遣了人馬去探查和楊家有關的事。
朝中的人都知道陛下是真的怒了,楊家這次要完了。
身為朝廷官員,幾乎沒有人是完全幹淨的,帝君對他們有些事情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隻要他們不犯大的錯,一般都是包容他們的,畢竟對於帝王來說,有欲望的臣子更好掌控一點。
一個沒有其它欲望,對美人和錢財都不感興趣,隻想處理國家事務的臣子,難免會讓帝君生疑。
有缺點的他們才會為帝君所重用,畢竟一旦他們觸怒了帝君,他們就會立刻被處置。
這次楊家很可能就要因為一個蠢女兒,而葬送了整個家族的前程。眾人感歎之餘,也對於送女入宮這件事有了一絲絲懼意。
在皇上的默許之下,朝廷眾多官員的齊心協力彈劾楊博遠,一共列出楊家十大罪狀。
其中包括謀逆通敵、謀害皇子、私建行宮、私吞軍餉、縱子行凶、結黨營私、魚肉百姓等。
這其中自然有一些是假的,司徒淩心中也明白。
就比如謀逆通敵,楊博遠身為兵部侍郎,又與黃承毅這個兵部尚書關係不好,被其牢牢壓製住,沒有實權的他縱然想通敵,別人也不會看上他。
至於私建行宮,司徒淩當然知道那是哪一家幹的好事,眯了眯眼,既然他們這次那麼識趣,就先放過他們,留待以後再做打算。
私吞軍餉這事司徒淩早就知道了,楊博遠正是因為此事得罪了黃承毅和整個林家軍,故而他才會拉攏下麵,勾結黨羽,以保住他的官位。
縱子行凶一事司徒淩還是第一次聽說,從奏折上可以看出此事八成為真。想不到楊明鑫此子看著溫和有禮,竟然是這樣一個禍害,早點除了也好。
楊明玥那個女人嘛,雖然死了,可是竟敢私下勾結侍衛謀害皇子,決不能輕饒了。既然她死了,那就把這些報應到楊家其他女眷身上。
他倒要看看,日後宮中誰還敢做這些下作之事。
三日之後,審查結果下來了,楊博遠也承認了所以罪狀,並在牢裏自盡。
要知道,光是楊家謀逆這項大罪就可以誅九族了。
很快,帝君司徒淩就下令查抄楊家,整個楊家滿門抄斬,女子皆為官妓,楊家大宅也被一把火燒了個幹淨。
至於楊明玥的屍身,則是被吏部以德行有缺為由上書帝君,勸其不要將她葬在皇陵中。司徒淩對於這一奏章,隻是沉吟片刻便批準下來。
最後,楊明玥被一卷席子卷了扔去了亂葬崗。
楊明玥宮裏的人都被分去了別的宮,而她的貼身侍女浣心,據說成日瘋瘋癲癲,在禦花園惹怒了佳昭容,被亂棍打死了。
經過調理,洛璃的身子也恢複了,宮中一切看似平和,卻沒有人注意到這份平和的表麵之下,隱藏著的凶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