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離師奇才初下山,莽林深處斬寒蛤(2 / 3)

,怎可妄自相違!隻得朝峰處跪拜一番,默念“師尊”,強忍悲痛,收拾心情,起身遵尋師傅遺願,放出飛劍,禦空下山修行而去。

夜,漫天繁星,清風徐徐,當空一顆流星,急如閃電化過天際。

宇東來腳踏飛劍,已當空飛行數時辰,想起師尊兵解,當初拜別,因不知去何方積修外功,隻得認準一個方向,放出飛劍,禦儉而行,一直向前疾馳。

初飛時,俯視大地,隻見腳底綿綿一片莽莽森林,一望無際,遠與天際相連。月色照耀下,青黛一片,偶有瘴氣纏繞其間,白茫茫,看不真徹。上方是銀月星辰,飛的又高,越覺月大如盆,星大如鬥,仿佛伸手可即。加上徐徐山風,

對於宇東來說,隻覺愜意非凡,不覺絲毫寒冷,師尊離去的悲傷,也消淡不少。

回想當初,哪裏飛過如此之久遠,隻在山居洞府周圍繞上幾圈。所見,雖是山明水秀,芳草萋萋,日子一久,美景生厭,難免疲倦,加上多了些人工修飾,少了份自然野趣,怎比的上這天然風味。

邊看邊行,不知覺中已過數時辰,想起師傅所吩咐的外出積修,這是修煉者必修的外功,用以抵禦天劫,目的是強韌身心,以期內外同行,自己一直這樣禦劍飛行,怎能體驗鍛煉?不若下去,受那步行之苦,順便見識這莽莽森林的原

始風貌。外加這數時辰的飛行也有枯味,心一動,已掉轉身影,朝下射去。

月夜下的莽莽森林,古意盎然,蒼天古樹,盤龍虯枝,荊棘雜草,遍地橫生。外雖有皎皎明月,內卻被繁枝茂葉層層疊障,漆黑陰森一片。忽然,一道丈長白芒,飛天直下,破開枝葉,帶起睡鳥驚飛,走獸逐奔。

白芒飛墜下地,現出一身穿白袍,豐神俊郎的少年。

宇東來看了看四周蒼天古樹,荊棘雜草,抬頭瞧了瞧自己破開的大洞,銀流一般的月光正照射而下,腳下是枯葉成堆,不知多厚?微用點力,身子即往下沉。忙提氣減輕,懸浮其上,一雙白鞋已沾滿枯葉,忙皺了皺眉,抖了開去。隨

即低頭一想,自己此次是為人間積修外功而來,怎能這點苦也吃不住?忙卸掉真力,踏上枯葉,瞬間被其淹沒小腿。前行幾步,雜草荊棘擋路,覺得阻力甚大,甚是難行,枯葉叢中,凹凸不平,不時驚起在內居住的蟲蟻橫行,幾隻竟往

褲腳撞來,宇東來常聽師傅提起過,在這古林深處,落葉叢中,常有蛇蟻居住,一般具有奇毒。自己修真之體雖然不怕,終究厭煩,加山飛行數時辰,真氣消耗,又是夜間,隻得先尋個安身之所,加以恢複。明早天亮,再尋些易於通過

之處,往那密林深處探個究竟。

抬頭,往四周看了看,尋了個枝椏處,飛身上去,盤坐端好,運氣調養起來,直至天亮。

將真氣運行七七四十九個輪回,吐出一口濁氣,宇東來睜眼瞧去,天已大亮,舒展筋骨,隻覺道力充沛更甚往昔。往存身處看去,是一披滿青苔的古木枝椏,合有抱圍,在瞧自身白衣已被青苔汙染,綠痕斑斑。雖天已大亮,但在密林

深處,枝葉遮天,隻偶有絲絲金黃投射下來,借此餘輝,以宇東來目力,早已將四周審視清楚。為避免地下枯葉叢中蟲蟻上身,宇東來選好幾處枝椏,似猿猴般縱跳過去,往前行去。似這般前行數百裏,忽聞水流潺潺之聲,雖是細微,

還是可聞,忙尋聲而去。

宇東來站立樹端,遠遠望去,前方有一大片空曠之所,水流之聲正從那處傳來,知將達到,不由加快身速,似白虹般直射而去。

這是一片足百裏的空曠場所,中有一湖,深不見底,映著天光,湛藍盈盈,甚是清許,湖尾麵西,流向遠方古木相接處,東麵源頭是一陡峭危崖,高達百丈,當中有數百泉眼,一絲絲清泉自內急湍而出,噴珠濺玉,直落湖心。湖周滿

是肥草茂花,披苔翠岩,因四周無樹可攀登,宇東來展開身形,如飛鳥般,在那苔痕遍身的軟綿岩石踏過,躍向湖畔,湖畔周圍有一圈沙石,正好落腳。此地少了古木相遮,豔陽高照,隻覺落腳岩石甚熱,因水氣當前,空氣還算清涼。

這半天來,宇東來一路穿枝行茂,所見具是鬱鬱蒼林,枯葉斷枝,雖有道家生津之術,早已辟穀,已無飲食之虞,但生來愛潔,白衣早已痕跡斑斑,現見此地肥草鮮花相伴,空氣清新,不由勾動頑性,先將外衣取下,赤身將其搓洗幹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