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材料作文“雨後清濁”素材運用指導(1 / 2)

材料作文“雨後清濁”素材運用指導

考點·演練

作者:鍾武偉

【作文試題】

閱讀下麵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雨後,山林潔淨如洗,溪流渾濁如染。接納的都是雨,而清、濁在乎自己。

請聯係實際,展開聯想和思考,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或記敘文。

要求:(1)題目自擬;(2)不得抄襲;(3)所寫文章符合文體要求。

【名師題解】

這是一則富有寓意與哲理的材料,“雨”指外部環境的變化,例如貴賤、榮辱、得失、禍福等方麵的變化。“清”,即“潔淨如洗”,指人品行高潔。“濁”,即“渾濁如染”,指人道德汙濁。材料的寓意首先講的是環境外物的變化對人道德品行的影響,即隨著環境的變化,有的人依舊品行高潔,而有的人變得汙濁不堪。根據對材料不同角度的理解,我們可以作如下幾個方麵的構思立意:

角度一:一個人要秉持自己的氣節,方能堅守自己清高的操守與對光明不懈的追求。

素材小貼士:這一觀點將材料中的“清”、“潔淨如洗”理解為“清高的操守與對光明不懈的追求”,將實現這一目標的方法與過程理解為“要秉持自己的氣節”。選用素材時,我們應圍繞“氣節”這一關鍵詞,從正反兩方麵入手。正麵素材如,在武力威脅麵前,文天祥堅守民族氣節決不降元;在生死抉擇麵前,屈原保持忠義氣節投江殉國;在物質利益麵前,居裏夫人秉持清高氣節放棄鐳的專利權將技術分享世界。反麵素材,在榮華富貴麵前,吳三桂喪失民族氣節投降清軍;現代社會一些不法商人,喪失誠信氣節,為追求利潤大肆違法添加各類添加劑。

角度二:一個人要保持一種淡定的心境,才能從容麵對生活中的榮辱得失。

素材小貼士:“淡定”是現代一個很流行的詞語,其基本含義是沉著、鎮定、淡泊,它既是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也是一種值得推崇的思想境界。從這一角度立意具有強烈的時代感,供我們選擇的素材非常豐富。例如,三國時期司馬懿率領大軍圍城,諸葛亮身處空城卻從容淡定,大開城門,彈琴自若,輕鬆解圍。2011年快女舞台上蘇妙齡以她的淡定自若與“蘇式妙音”,在高手如林的快女選拔中超越了別人與自我,被人譽稱為“淡定姐”。身患癌症的複旦大學經濟係博士於娟,淡定地麵對死亡的威脅,強忍病痛折磨寫成《生命日記》,鼓舞啟迪了千千萬萬的人。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12月6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答記者時表示,麵對諾獎榮譽帶來的心理變化,他“心如巨石,風吹不動”,盼望回歸平淡生活,繼續文學創作,依然做一個“農民的兒子”。

角度三:麵對突發降臨的苦難,決定命運的是我們自己。

素材小貼士:這一立意角度是將材料中的“雨”理解為“突發降臨的苦難”,將“清、濁在乎自己”的含義具體化與明確化,即將其理解為“決定命運的是我們自己”。這一角度的立意更加深刻辯證。選擇運用素材時,我們不妨選用辯證唯物主義關於內因與外因的理論,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內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根本,外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條件。外因指的是外部環境的變化,而內因就是我們自己。除此之外,供我們選用的素材十分廣泛,例如,麵對苦難,司馬遷堅定信念完成《史記》;麵對重病的降臨,“暴走媽媽”陳玉蓉果斷捐肝救子。

【推薦素材】

素材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素材點撥:這是出自孟子的千古名句,是儒家所倡導的士大夫處世立身的基本準則。這一名句影響鼓舞了千千萬萬的中國人,成為了許多英雄豪傑、誌士仁人的座右銘。它不僅含義深刻,而且運用了整齊的排句句式,氣勢磅礴,鏗鏘有力,經常被各類文章著作所引用。引用這一素材時,我們可以聯係現實對名句中三方麵的內容進一步加以詮釋,使之更全麵透徹地論證文章的觀點。

素材二:“瘦肉精”、“三聚氰胺”、“歐洲馬肉風波”、“劣質一次性筷子”、“毒生薑”(詳見本刊2013年16-18期合刊第73頁,編者注)等事件頻發,引發人們對食品安全問題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