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輪比試,李洵遇到了一位專注防守的女修,李洵及時改變進攻策略,模仿齊昊的進攻方式,以力破法。隨著一聲“六十八號敗七十八號勝出。”女修和李洵兩人同時被送出了比鬥台。這七十八號自是李洵第二輪比鬥的號碼。此次比鬥,李洵可謂鬥得酣暢淋漓,受益極大,想一想,天底下哪有一個願意挨打的靶子,讓你變著法的打啊?李洵甚至認為如果再給他一段時間,他的飛劍進攻能力會再上一個台階,水劍術也必然有更強的攻擊效果。不過這還真要感謝那個女修。咦,李洵驀然發現,那女修居然沒走。而且正向他的方向往來,李洵臉上一紅。趕忙鎮定心神,運轉清靈訣回複靈力……
第二輪的比鬥一直持續到未時。此輪,參比者基本都發揮了自己的水平,不過靈力也消耗極大,比完後,無論是勝利者還是落敗者幾乎都留在了原地進行恢複。直到宗門宣布今日比試結束才逐漸散去。
第三日,小比照常進行,比鬥人數為二百零四人。昨日所有獲勝者全部都來到現場,有的獲勝者甚至臉色蒼白,明顯是體力和靈力沒有得到充分的恢複的樣子。可是如今如果再勝一輪,進階百強已十拿九穩,所以這些人還是希望博上一搏,誰知道今天的對手是不是比自己的狀態還差呢?即便不能贏,大不了早早認輸就好了。此輪,比鬥場數量減少為十台,每台的麵積自然大了許多。參加比鬥的修士也被分成了十組,李洵此輪的號碼是七十四號。較武場上,原本被參加比鬥的修士占據的地盤,現在逐漸被圍觀的修士所占據。而高空的雲層裏真丹期修士觀戰的身影也多了起來。更有不少談笑和評論比鬥的話語從雲層中被有意無意的傳出來。落入比鬥場下眾人的耳朵裏。
此番,李洵在第四台第三個出場。李洵此輪的對手也是一名煉氣七期的弟子。一出手,居然都是水劍術,雙方著實都是楞了一下。不過很快兩人就回過神來,戰在了一起。對方控製的水劍明顯比李洵大上一圈,不過勇猛有餘,靈活不足。想必這名弟子將精力都放在了晉級上,功法的修習略顯粗糙。李洵的水劍往往能及時的避開對方的鋒芒,攻擊對方的薄弱之處,讓對方不得不回劍自救。眼見自己靈力高出對方,卻因為對方太過靈動,自己占不到便宜,這名弟子功法一變,轉成了木屬性的防禦功法。看到對方主動防禦,李洵大喜,於是攝出法劍,使出被女修“改良”過的劍術,氣勢猛漲。這名修士原本打算以木屬性防禦,避開對方無孔不在的靈力攻擊,保守勢力,等李洵的靈力消耗差不多時,再轉守為攻。沒想到反而作繭自縛,疲於應付,期間為了挽回必敗的局麵,還耗掉了兩個防禦性的符篆,至此靈力也耗損的七七八八。眼見形式不容樂觀,這修士故意買了個破綻給李洵,拚著被李洵的法劍在大腿處刺出一道傷口的時機,用盡剩餘所有真氣,惶惶然的凝成一隻巨大水刀,朝著李洵迎頭劈下。李洵剛剛得手,心中喜悅,卻沒料到對方用出形同拚命的一招,如果李洵禦劍向前,對麵的修士門戶大開,殺死他易如反掌。不過自己恐怕也要重傷。李洵當機立斷,擲出範超送給自己的一個防禦性的符篆,然後雙手握劍平舉劍身,全力迎向水刀。隻聽連續兩聲巨響,水刀先是將擲出的符篆劈成兩半,接著略一停滯便和李洵的法劍撞在一起。李洵連退十餘步,劍尖插地,單膝跪地,噴出一口鮮血,才穩定住體內散亂的真氣。那修士見到李洵如此狼狽,不顧腿上傷口流血,高興地又跳又叫,“我贏了,我贏了”。
“八十四號敗七十四號勝出。”一個冷漠的聲音在比鬥場上響起。“搞錯了吧,明明是我贏了!”。“哼,他剛才完全可以選擇先殺了你。勿要再多言。”那冷漠的聲音再次響起,接著李洵眼前一花被瞬移到了比鬥台外。李洵立刻屈膝盤腿,收攝心神,吞下一顆丹藥,運轉長生訣,修複自己受損的經脈。這一輪是李洵參加比鬥以來,贏得最委屈的一次。對方實力雖然高出自己,但是對方修習的功法分散,技法粗糙。有了經過“改良”的劍術,自己很容易找到對方的弱點,戰勝對方是早晚的事。可是沒想到對方居然連性命都舍得,唯求一勝,真是個狠人。李洵雖然表麵上看狼狽至極,不過是由於巨力相撞,自己體內靈氣亂傳,無法控製,實際上傷勢不大,吐了一口血之後,已經緩和了不少。其實李洵也知道自己這次躲過重傷的最大功臣,還要屬那枚符篆。看來自己以後在這方麵還要多多留點心,下點功夫。實際上李洵不知道的是從這場比鬥開始,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動用了自己壓箱底的手段,不僅符篆大量的出現,甚至連中品、上品法器都已經出現。
這第三輪比鬥是開始小比以來場麵最為火爆的一次,場麵慘烈之極。不少勝方都是浴血勝出,更不要說敗方了。甚至有不少參鬥的修士被抬出了比鬥場。時過正午,一聲磬響,紫衣修士駐立雲頭,宣告小比第一階段結束,第二階段十強戰五日之後繼續,並且代表宗門宣告今日獲勝的一百零二名修士全部獲得宗門試煉的資格。此話一出,全場歡聲雷動,那些圍觀的修士更是如同被打了雞血般使勁鼓噪,仿佛取勝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