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自主創業
創業,是人們開創事業的活動,是一個發現和捕捉機會並由此創造出新穎的產品、服務或實現其潛在價值的過程,它包括創業者、創業環境、創業機會和創業模式四大要素。
自主創業是近幾年興起的一種創業模式,是大學畢業生不向社會尋求幫助,而是自己利用所學的科學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以自籌資金、技術入股、尋求合作等方式創立新的就業崗位的創業模式;或者說是畢業生不做現有就業崗位的競爭者,而是自謀職業,通過創立公司、開辦企業等個體性行為為自己、為社會更多的人創造就業機會的創業活動。高職學生與社會力量合作、與同學合作創造屬於自己的產品,不僅成為一種可能,而且是國家鼓勵的一種從業方式。在全國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國家為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提供了越來越有利的條件。信息產業的發展,使人們獲取市場信息更加快捷便利;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市場經濟的迅速變化、人們生活節奏的日益加快,使高職學生的創業機會日益增多。
高職學生的自主創業類型包括技術創業型、利用技術創業型、利用創新思想創業型等。技術創業,即創業者本人在某專業領域具有一定的技術成果或技術特長,充分利用其技術特長開發產品、自主創業。利用技術創業,即創業者具有一定的管理知識,對新技術較為敏感,充分利用管理知識,采用新技術,通過管理創新或利用他人的技術自主創業。利用創新思想創業,即創業者利用企業運作、營銷策略等方麵新穎的想法,帶來經營上的成功。自主創業資本市場的發育成熟,使得從就業到創業、從投入到回報所花費的時間縮短。融資渠道的增多、國家政策的扶持,也使得某些領域創業增加,創業行為更加普遍。創業者在形成了基於市場需求的創業構思之後,往往會積極尋求與技術掌握者或管理者的合作,從而形成創業團隊。這一方式更多地適用於畢業生在某些領域的創業活動。
高職學生也接受了較為完整的高等教育,運用所學知識創業,不但可以解決自己的就業問題,而且可以為他人創造就業機會,有利於個人發展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國家就業政策鼓勵高職學生自主創業,為社會提供新的就業崗位。中國需要一批大學生投入創業活動,用自己的熱情和智慧去帶動產業的發展。目前,由大學生創辦的民營經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並為社會提供了一定的就業機會,給國家和社會創造了新的財富。
從擇業到創業是高校畢業生就業觀念的一個最大轉變。在大學生創業領域,既需要勇於開拓、挺立潮頭的弄潮兒,也需要大量在求職就業過程中分流彙聚而來的同道者。有的人在求職過程中,由於各種原因暫時難以找到合適的職業崗位,這時,更需要樹立自強自立、艱苦創業的就業觀念,積極進取、自謀職業,走自主創業之路。
二、高職學生為什麼選擇自主創業
隨著高校連年擴招,大學生數量迅速增加,高校畢業生所麵臨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長期以來,人們普遍存在重學曆教育、輕職業教育,重學曆文憑、輕職業技能的傳統觀念,使得高職生麵臨的就業壓力更大。麵對這種形勢,選擇自主創業既可以為自己尋找出路,又可以為社會減輕就業壓力。當前,想自主創業的人並不少,他們這方麵的意識越來越明顯。這些高職學生們不再依賴家長、學校,而是主動尋找機遇。比爾蓋茨、張朝陽等人的名字在大學生中並不陌生,他們已經成為許多大學生崇拜的偶像,他們的創業故事也為同學們津津樂道。作為偶像,這些人的經曆給大學生提供了自主創業的經典模式,許多高職學生懷著對未來的美好願望,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像他們一樣成就一番事業、出人頭地。另外,很多高職學生還認為,創業本身就是一種職業,並且處在職業的高峰,它可以為自己開拓一片更廣闊的天地。很多人都認為,在今後的社會中,自主創業的人會越來越多,甚至成為個人職業發展的主流,成為高職學生畢業後職業生涯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