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序文(1 / 1)

認識李韜是他在北京眉州東坡酒樓供職的時候。當時對他的印象是,他與我的另一個好朋友劉躍老師將眉州東坡餐飲集團人力資源部的工作搞得有聲有色,讓我這個旁觀者真是羨慕!

這幾年來,全國餐飲業每年銷售收入的增長都在兩位數以上,但同時幾乎所有的企業又都麵臨著發展中的困惑:嚴重匱乏的人力資源與快速發展的企業形成強烈的反差。我們的企業不隻是麵臨著招聘難,更難的是如何減少員工流失率。李韜的這本書很好地回答了這些問題。

有關人力資源方麵的書我看過幾本,但是真正能結合中國企業現實,理論聯係實際,深入淺出的少之又少。李韜因為有過在社會酒樓而且是大的餐飲集團工作的實踐經驗,所以寫出來的東西很值得看,而且讓你有拿起來放不下的感覺。

同樣是談人力資源管理,李韜的書稿與他人的不同之處在於:

首先是“實”,如在《二次入職的員工要不要》這個專題中,談及的案例是很多企業都麵對的問題,而且是非常不容易解決的。但李韜在這篇文章中,首先談到的是一種理念,即:二次入職員工和新員工應該是一樣的,都是人力資源。另外,又從製度上使二者加以區分-二次入職員工有明確的“門檻”。這樣一來,就平衡了離職回歸員工與在職員工的關係這個問題,關鍵是從製度上有了非常明確清晰的解決方法。類似的專題很多,使看似複雜的問題變得容易了,有了可操控性。

李韜書稿的第二個特點,就是全書貫穿著一個對“人”的尊重,即把員工真正擺在“人”的位置上,想問題,處理問題切實從員工的角度看待人力資源對企業發展的影響。從《關注員工職業生涯發展的管理》提出企業分層次地進行員工職業生涯規劃、對員工的事業負責,到《員工管理的根本:把員工當做Purpose Partners》中的員工不是下屬,是夥伴。在這個看似人人都懂都明白的道理中卻蘊藏著大智慧:現在的很多員工,工作對他們來說是一種通道,是一種獲得快樂的通道;而謀生和參與到某種社會組織中的因素降到了其次。而從企業或老板角度來說,是全麵充分發揮員工的最大潛能、謀取利潤最大化-看看,長久以來大多數企業誇誇其談的是如何培訓好員工、如何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但是我們的目的就是為了企業利潤最大化,卻從來沒有想到員工們真正的需求是什麼,多麼悲哀!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明確提出了“尊重員工”的思想。類似的思想在《應該建立什麼樣的企業文化》、《我們是否需要“加西亞”》等文章中不斷出現。

李韜書稿的第三個特點,就是“人力資源管理”的可操控性。

我們曾經對於人力資源的學習與培訓一直遵循著“正規、理論、接軌”的原則,實際上我們在走一條偏頗之路。李韜作為人力資源管理方麵的專家,一語道破人力資源培訓工作的真諦-企業必須按照自己的需求去編排一些課程,而不是單純去尋找套用一些課程。

學了就能用,用了就有效。這是企業培訓追求的真實有效的目標。

“培訓強調一個‘訓’字。很多企業重在講知識,樹心態,可是一個員工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掌握很好的工作技能,從而在崗位上遊刃有餘,員工才會提高績效獲得留下來的動力。”李韜的這些話很是值得我們深思。

李韜的這部書稿托朋友送來,由於時間倉促未能反複詳讀,但我已從中感受到刊印之後會得到企業經營管理者朋友們的喜愛,因為書中所提的觀點切合實際,人力資源管理的方法操控性強,對於我們的工作具有指導意義。

前幾個月知道李韜去了雲南,我曾經幾次有去找他會麵暢談的衝動,但都因為要出一本新的菜譜而不能成行。現在出菜譜的工作已完成了,該去找他了,我想。

董振祥

北京大董餐飲管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烹飪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