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湘西原生態民歌音樂元素進行新民歌創作
筆者生在湘西,長在湘西,從小對湘西民族民俗風情耳濡目染,對原生態民族音樂很是熱愛。在湘西從事教育、文化工作近二十年,涉獵了不同民族原生態民歌,尤其對桑植民歌有很深的感悟,一直致力於原生態民歌的演唱和研究;曾多次深入到桑植的人潮溪、五道水、瑞塔鋪等偏遠山寨采風,收集了很多有價值的桑植民歌曲目,並運用桑植、沅陵等地區原生態音樂元素創作了具有濃厚民族色彩的新民歌。
十餘年裏,曾多次為黨和國家領導人演唱桑植民歌及自己原創歌曲,得到了高度評價,同樣也得到國際友人和老百姓的喜愛。所創作的作品也取得一些成績,《張家界,美的故鄉》在99年張家界市人代會和政協代表會的文藝晚會上演唱,受到市委、市政府領導地高度讚揚,獲全市文藝節目調演作曲一等獎、表演一等獎。《乖乖張家界》、《來吧,來天門山放歌》、《吊腳樓的阿妹》均已製作成音樂磁帶,並於2000年張家界市申報全國優秀旅遊城市時,在張家界市電視台一套、二套頻道輪流播放,深受大家喜愛並廣為傳唱。中國華藝廣播公司文藝部對這三首歌曲的創作進行了采訪和轉錄,並對台灣播報。《吊腳樓的阿妹》在文藝湘軍百家文庫之優秀歌曲卷發表;《啊呀來天子山》、《我的大湘西》在張家界風情歌曲集——《綠色的旋律》發表;《仰望崇山》在張家界文史第九輯發表;《龍蝦花》在《音樂教育與創作》發表。《張家界迎客歌》、《乖乖張家界》、《吊腳樓的阿妹》、《來吧,來天門山放歌》、《張家界,美的故鄉》、《張家界留客歌》等歌曲,由張家界電視台收錄到《張家界優秀民歌選》,並製作成MTV。
二零零一年十一月參加由文化部、國家民委、廣電總局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孔雀杯”聲樂大賽,演唱《乖乖張家界》、《吊腳樓的阿妹》,獲民歌優秀演唱獎。《乖乖張家界》、《吊腳樓的阿妹》獲新歌優秀創作獎,此項獎是此次大賽創作的最高獎,也是唯一創作獎項。二零零三年,在由中共張家界市委員會、張家界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張家界市首屆文學藝術成果評獎中,榮獲文藝成果突出貢獻獎,《吊腳樓的阿妹》獲張家界市文藝成果優秀作品獎。
這些具有濃厚民族色彩的新民歌成了張家界市對外宣傳的必唱曲目,且深受觀眾喜愛。
附歌如下:
注:此曲由張家界電視台二零零二年收錄到《張家界優秀民歌選》,並拍攝成MTV。
注:此曲在2001年由文化部、廣電部、國家民委聯合舉辦的全國第十一屆“孔雀杯”青年歌手大賽中獲優秀作品創作獎。張家界電視台二零零二年收錄到《張家界優秀民歌選》,並拍攝成MTV。
注:此歌曲發表在2010年《音樂教育與創作》第四期。
注:此曲發表在張家界風光歌曲之木生、金沙作詞歌曲選——《綠色的旋律》。
注:此曲由張家界電視台二零零二年收錄到《張家界優秀民歌選》,並拍攝成MTV。
注:此曲於2001年發表在張家界文史第九輯之《驩兜與崇山》。
注:此曲在2001年由文化部、廣電部、國家民委、廣西壯族自治區聯合舉辦的全國第十一屆“孔雀杯”少數民族青年歌手大賽中獲優秀作品創作獎。在2003年由中共張家界市委員會、張家界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張家界市首屆文學藝術評獎中獲文藝成果優秀作品獎。2000年發表在文藝湘軍《百家文庫》之音樂方陣——優秀歌曲卷。由張家界電視台二零零二年收錄到《張家界優秀民歌選》,並拍攝成MTV。
注:此曲發表在張家界風光歌曲之木生、金沙作詞歌曲選——《綠色的旋律》。
注:此曲由張家界電視台二零零二年收錄到《張家界優秀民歌選》,並拍攝成MTV。
注:喝攔門酒是土家族為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所舉行的一種歡迎儀式,是一種很古老的習俗。括號內為眾人幫腔。
注:此曲由張家界電視台二零零二年收錄到《張家界優秀民歌選》,並拍攝成MTV。
此曲由張家界電視台二零零二年收錄到《張家界優秀民歌選》,並拍攝成MTV,是歌手們最喜愛演唱的一首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