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遠程開放教育教學質量觀(1 / 3)

一、遠程開放教育教學質量觀

(一)遠程開放教育的發展

1、遠程開放教育的內涵及特點

遠程開放教育作為現代遠程教育的一種重要形式,在世界各國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南國農先生認為,遠程開放教育是主要通過多媒體網絡和以學習者為中心的非麵授教育方式。鄭吉南先生認為,遠程開放教育是一種師生借助網絡環境,利用麵授教育與非麵授教育的形式來完成教育教學目標的教育方式。事實上,現代遠程教育的本質是基於網絡的、在空間上相互相對分離主體間的指導學習。遠程開放教育就是一種基於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通信技術,進行知識傳輸和知識學習的新型教育方式,其網絡信息資源在數量、結構、內涵、類型、分布以及傳播範圍、傳遞手段等方麵都與傳統信息資源有著顯著的差異,它融合了現代教育技術和實用性的理念,具有技術上的先天優勢。

遠程開放教育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一是學習時間、地點上的隨心所欲。隻要擁有一條網線和一台電腦,就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通過網絡進行學習;二是學習進度上的隨意安排。每個學員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和特點,不受課程進度的限製自由安排時間反複學習;三是優秀教師資源共享。可以把優秀師資彙集到一起,使各個地方的學員都能收聽、收看到名師講授的課程;四是有充分的答疑時間。網絡教育通過它特有的答疑工具(如答疑板、論壇等)將學員的提問延伸到課堂之外,學員在學習中的問題可以隨時得到細致的解答;五是交流範圍擴大。通過答疑板、論壇、聊天室等途徑,把來自五湖四海的學員鏈接在一起,為大家提供更為廣闊的交流空間;六是相關信息共享和反饋的及時性。遠程開放教育在提供在線課程的同時,也提供豐富、翔實的在線資料庫,學員可以在短短的幾秒鍾之內獲取所需的資料。七是自動化遠程管理。在網絡環境下,學員的各項個人信息、學習信息都可以通過網絡遠程交互方式來處理。這極大地方便了教育管理,使教育信息、學生信息得到有機的整合。

2、我國遠程開放教育的發展

從遠程教育的發展曆史來看,第一代遠程教育是早期的函授教育,這一方式為我國培養了許多人才,但是它具有較大的局限性;第二代遠程教育是20世紀80年代的廣播電視教育,這一遠程教育方式和廣播電視大學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第三代遠程教育是20世紀90年代,隨著信息和網絡技術的發展,產生了以信息和網絡技術為基礎的現代遠程教育。

我國遠程開放教育實施機構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其一,是廣播電視大學係統。經過20多年的發展,電大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遠程教育係統,已成為我國發展遠程開放教育的主力軍,並將在我國構建終身教育體係和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其二,是普通高校網絡教育學院。2004年試點高校已發展到67所,在冊學員80萬人(加上中央廣播電視大學,試點高校共68所,在冊學員230萬人),是我國實施遠程開放教育的另一支主力軍。我國遠程開放教育的硬件、軟件、潛件建設取得了巨大成績。硬件方麵,即基礎設施的建設已初步建成了計算機網絡與衛星網絡相結合的、覆蓋全國城鄉的現代遠程教育網絡。軟件方麵,主要是網絡課程與數字教材的建設,到2004年試點高校網絡遠程教育開設專業已覆蓋十大學科門類、153種專業,開設課程總數1.8萬門。潛件方麵,主要是理論、方法建設,我國遠程開放教育理論園地已經形成了百花齊放的喜人景象。2004年11月,農業部、教育部、中組部、財政部、國家發改委等23個部門宣布,聯手以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為依托,構建我國農業現代遠程教育公共平台,為農村黨員教育和農民增收致富提供支撐。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在23個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建成為天網(衛星網)、地網(互聯網)、人網(辦學隊伍)三網合一的農業現代遠程教育公共服務平台,重點做好農業科技人戶、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工作,積極推進農村遠程教育數字化進程。

3、多元化的高等教育質量觀

(1)正確理解開展遠程開放教育試點工作的出發點。一是發揮“名校名師”的優勢,探索遠程開放教學模式。我國遠程開放教育試點從1999年開始迄今,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如辦學觀念落後、管理製度不健全等,因而“遠程開放教育”這種形式也褒貶不一。因此,發揮“名校名師”的優勢、及高校校園網絡環境,為遠程開放教育提供優秀的網上教學資源,進行遠程開放教育模式的探索和研究。可以說,開展遠程開放教育試點工作的初衷是很好的,符合社會發展及目前實際的需要。?????

(2)利用遠程開放教學的優勢,積極改善和發展現有的成人教育。根據遠程開放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教育部明確規定高校遠程開放教育學院在現階段要以在職人員的繼續教育為主。成人教育與在校本專科學生的教育相比較而言有許多特點,如學習內容與職業或工作密切相關;是學習的時間與精力有限;理解能力強、記憶能力弱,等等。因此,麵向成人的“遠程開放教育”與傳統的“函授、夜大”等成人教育的形式也有很大的差別, 也不能單純按“函授、夜大”的質量標準來衡量現在“遠程開放教育”的質量。因此,提高和改善成人學習的質量,對遠程開放教育學院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

(3)多元化高等教育教學質量觀。一是高等教育大眾化需要多元化高等教育教學質量觀。我國高等學校從擴招伊始就麵臨了學校容量有限、硬件、師資等諸多方麵的壓力,因而也引起了社會上和教育界不少人士對教育質量和畢業生就業問題的擔心。教學質量是高等教育發展的核心問題,也是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生命線。從量上來說,由於現有大學容量與大眾化教育之間的差距,僅僅依靠傳統高校來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是不現實的。因此,借助信息技術的支持,發展校外遠程教育,是從“量”上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有效途徑。由於辦學主體的多元化使得辦學形式多樣化(包括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職業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遠程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等)。而辦學層次多樣化和培養目標多樣化也造成了教育質量內容的多元化。因此,大眾化階段的高等教育質量標準也應是多元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