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是幽州的僧侶和尼姑極度不滿朝廷的政策,趁著北方現在人心不穩的時候到處唆使信徒製造動亂,不滿的原因是朝廷的政策要求這些神棍交稅,交稅還算了,另一個政策是要這些神棍都要生育,而且還要生三胎以上,不然要罰錢!這兩條政策特別是要僧侶和尼姑也要有子嗣的條款,在南方曾經也引起過小騷亂,不過那時南方人心穩定,沒引起大的問題,但是在動亂的河北地區遭遇到挑戰!
我將這份奏章丟給諸葛亮幾人傳閱,“你們看看有什麼辦法?”其實我已經想到一個辦法,朝廷鼓勵民間生活條件尚好的男人迎娶寡婦,我還可以做出巨大的犧牲帶頭做出表率嘛,嘿嘿,不過這個辦法不能由我提出來,不然別人會懷疑我提出這個辦法的初衷!
諸葛亮第一個看完之後立即就提了出來,“以前朝廷的做法是夫婦結婚十年之內無法生育三胎以上者,朝廷將在之後每年罰款,民間特別是佛門子弟多有怨言,臣以為可將此法變通,若結婚十年之內無法生育三胎以上者可收養孤兒充數!”
其他看完的三人同時出聲,“臣附議!”
陸遜接著說到,“臣還需要補充,養父母親生子女尚在者,養子無權繼承養父母財產,然養子有為養父母養老送終的義務!朝廷明文此條可避免收養家庭的顧慮和將來子嗣的爭端!”
龐統見他們都說了意見,不甘示弱的補充到,“臣以為地方官員當為所被收養的孤兒登記造冊,每年至少查訪一次直至成年,以免利欲熏心之輩規避朝廷法度的同時虐待甚至販賣這些孤兒!”
徐庶見其他三人都說了意見,不得不硬著頭皮加上一句,“臣以為佛門子弟收養孤兒,不得強迫孤兒入佛門,孤兒成年以後可以根據自己意願是否留在佛門!”
說得都很好,問題是沒說到重點,“還有補充的沒有?”寡婦!寡婦才是重點!
四人互望一眼後都搖了搖頭!
有沒有搞錯,居然還要我說出來,“還有這些寡婦怎麼辦?”
四人再次相互望了一眼後都沒出聲,因為獨尊儒術,寡婦曆來都是重視名節的士族階層躲避的問題,寡婦牽涉到了道德倫理和從一而終,就連趙雲這種草莽出身的武夫都避免和寡婦扯上關係,隻有曹丕那種連曹操的女人都敢接手的獸類不可以常理記!所以四人都沒出聲!
鬱悶!知我者謂我何憂,怎麼就沒一個知我者呢?
最後還是陸遜沉聲說到,“臣曾數次前往草原部落出使,牧民生活貧苦,遠不如我大漢富足,為了生存,牧民之妻多兄喪弟繼、叔喪侄繼……”聲音越說越低!
還沒說完,龐統就第一個叫了起來,“荒謬,我大漢禮儀之邦,豈可做出這等道德淪喪之事!”
唐明皇倒是幹過這事,楊貴妃就是這麼來的,我不知道會不會幹這事,起碼長子劉進才剛滿十五,雖然文姬跟我提過劉進該有女人了,不過我還是打算等他滿十八再說,到時候會不會搞出個楊貴妃來我也不知道,所謂正直隻是因為誘惑不夠,萬一誘惑夠呢?這是個問題!稍微想遠了點,現在還是該想想寡婦!
陸遜受我的影響,思想稍微開放一點,所以同樣受我影響更多的諸葛亮站出來說話了,“如果非血緣關係,而寡婦又願意改嫁呢?朝廷可鼓勵鰥夫或生活條件好的家庭續娶寡婦!”
龐統依然搖頭,“這事民間自發即可,朝廷乃百姓之表率,婦為夫守節乃人倫之道,朝廷豈可鼓勵寡婦改嫁?而且這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夫喪則婦繼夫之遺產,若改嫁,原配夫之同族兄弟又豈會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