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父代子答(1 / 2)

被圍困在胡同裏一百來號人群當中的王斌,看到周圍的鄉親們,大有一副不把他們家孩子收為學生,就絕對不會把他們父子二人放走的架勢,讓他感到又驚又喜。

在王斌的認知裏,在他所生活的前世現代社會裏,家裏的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始就讓家長們忙活上了,為了選擇一家所謂的重點學校,可謂是想盡一切辦法擠破頭皮也要把自家的孩子給送進去就讀,有的家長不惜重金買下了房地產開放商們杜撰出來既成事實卻不為官方所認可的“學區房”而一擲千金。

說到擇校,王斌這個在前世的學生生涯中,之所以始終保持著一個學渣的風範,是因為他從幼兒園開始所就讀的學校都跟那個所謂的“重點”二字無緣。由此,他還時常把自己學習不夠好歸咎於此。

而今眼下,王斌看著周遭鄉親們那一雙雙渴求的眼神,讓他這個剛在劉家做了一整日的教書先生,實在有些於心不忍地拒絕收下他們的孩子為學生。

突然之間,王斌忘記了他自己也是一個未到成年的孩子,竟然還想大發慈悲地做這一百來號鄉親們孩子的老師。仔細一想,真的是有些詭異,這要是放在前世的現代社會,簡直是不可想象。

在古代封建社會,文盲率還是相當之高的,讀書對於大多數生活在窮鄉僻壤的窮人家孩子們來說,還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這請教書先生、購買書本,以及文房四寶,就光這些讀書必備的開銷,窮苦人家自然是出不起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前來央求王斌收他們家孩子為學生的這些鄉親們,都把自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舍不得用的好東西都一股腦兒地用竹籃子挎著拿了過來,就是想要以此來讓王斌答應他們的請求。

被圍困在這一百來號人群之中的王斌,心裏是想要答應,可一想到他現在擔任劉家二少爺教書先生的身份,以及劉家大小姐劉玉兒那一副凶巴巴的樣子,卻又開始猶豫不決了起來。

起初,回到家中不明就裏的王長貴,見到在這傍晚時分,自家院門外的胡同裏一下子湧進來一百來號的村裏鄉親,還以為王斌又在外麵惹了什麼禍端,這一百來號的村裏鄉親找上門來討要說法,嚇得他關閉上籬笆院門不敢出去。

可愛子心切的王長貴,終究還是擔心萬一兒子在回家趕到胡同口,被家門外一百號來的村裏鄉親給包圍起來,那他身材瘦弱的兒子定然會寡不敵眾,不被打個半死才怪。

覺得自己不能夠對兒子的生死不管不問的王長貴,抱著一副豁出去的心態,打開家門走出去尋找他兒子王斌下落。

出了籬笆院門,王長貴發現守候在門外胡同裏的這些個村裏鄉親們並沒有要找他這個當爹的討要說話的意思,忐忑不安的他就隻好壯大著膽子擠進人群之中。

讓王長貴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擁擠在胡同裏的這一百號來的村裏鄉親,立馬就給他讓開了一條道路來,他順著這個小道往前快步而行,眼看著就要走到隊伍尾部時,就看到了他那個“罪魁禍首”的兒子王斌。

準備生拉硬扯把王斌給拉回家的王長貴,這才被識破了王斌真實身份的周遭鄉親們給圍困在人群之中,讓他們父子二人是動彈不得,出示出不去,跑也跑不掉。

好在,王長貴還是一個明白人,伸長了耳朵聽了一番周遭這些鄉親們的談話後,這才明白過來,原來這一百多號的鄉親並不是來找他兒子王斌麻煩的,而是拿著自家積攢下來的好東西,拜托王斌手下他們家孩子為學生的。

徹底放鬆下來的王長貴,看到站在身旁的兒子王斌遲遲不肯答應,這兒子不急,倒是讓他這個做老子急跟熱鍋上的螞蟻似的,他覺得既然兒子在這三兩天的時間裏,就得到了村裏這麼多鄉親們的認可,這對於他們赤貧三代的老王家來說,簡直是祖墳冒青煙才會出現的天大喜事,不知其中利害關係的他,自然是希望王斌能夠答應鄉親們的請求。

眼看著天色越來越黑,前來胡同裏請求王斌收自己家孩子為學生的村裏鄉親們越來越多,在萬分驚喜之下的王長貴,看到自己麵前的兒子王斌猶豫不決遲遲拿不定一個準主意,他覺得既然兒子拿不定主意,那不妨就由老子我來決定。

念及至此後,沉默了小半個時辰沒有說話的王長貴,大手把胸脯拍的啪啪作響,信誓旦旦地誇下了海口道:“諸位鄉親,天色將晚,鄉親們一直站在這裏也不是個辦法,想必有不少鄉親家裏還有孩子和老人要贍養,這馬上就要到了晚膳的時辰,應該早些回家才是。承蒙諸位鄉親看得起我家小斌。

“在此,我作為小斌的爹爹,在此我王長貴代表我兒子王斌給大家在這裏保證,收下諸位鄉親家的孩子為學生一點兒都不成問題,不過呢,一下子收下這麼多的學生也沒處放,我家是個什麼樣子,想必諸位鄉親也都曉得,還勞煩各位鄉親能夠寬限我兒王斌幾日,容他在咱們村中尋覓一個寬敞的地方開辦私塾。隻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算是收下諸位鄉親家中的孩子為學生,不知諸位鄉親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