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進三人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家時已經過了戌時。
不同於以往的安靜,遠遠的就聽到院子裏傳來三姐弟的說話聲和小景背詩的聲音。
三人剛踏進院門,小景就像一陣風似的跑過來,圍著三人異常的熱情,“爹,娘你們可回來了”。
母親李氏拉住小景柔聲問道,“咋還不睡呢?”,奈何勞累了一天,嗓子沙啞的厲害。
“二姐做了晚飯,我們在等爹娘大姐一起吃”,小景歡喜的說道,“是槐花麥飯哦”。
“呀,二丫還做晚飯了啊”李佑婷摸著餓扁的肚子有氣無力的嘀咕,“二丫就是貼心,我們都餓的前胸貼後背了”。
李佑倩提著裝水的瓦罐,小晨手裏捧著三個碗,二人一前一後的從廚房走出來。
聽到大姐的話李佑倩特別心疼,地裏的活計自己幫不上大忙,就隻能在吃食上麵仔細點讓大家飽著肚子無後顧之憂的去幹活。
“爹娘,大姐,瓦盆裏是溫水,你們先洗洗,洗完了咱們吃飯”,李佑倩又指著小景喊道,“小景,別圍著爹娘轉了,去屋子裏搬凳子去。咱們晚飯就在外麵吃”。
話一出口李佑倩就覺查出不對勁,自己的態度不對,現在的自己在安排事情前應該先谘詢大人的意見,遂又補充道,“爹娘,你們覺得呢?”。
“都聽二丫的,就在外麵吃”,李永進倒是沒太大的意見,在哪吃都一樣。
見大家意見統一,李佑倩就風風火火的去堂屋搬小桌子,去廚房端蒸飯的蒸籠。
小晨小景就負責將碗筷擺好放在小桌上,又給空碗裏盛滿涼開水。
李氏擦洗間隙看著三姐弟忙前忙後配合的非常默契,心裏寬慰極了,“都是好孩子”。
李永進拿過毛巾擦完臉也點頭讚同。是啊,都是好孩子。
大女兒和夫妻倆在地裏勞累了一天,雖會發幾句牢騷,會抱怨天氣太熱,但是幹活的時候一點不含糊,一點兒不比同齡的男孩子差。回到家裏又能吃上小女兒做的熱乎的飽飯。兩個小的也幫著姐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雖辛苦勞作了一天,可一回到家裏就能感受到來自幾個孩子的貼心,這讓夫妻倆覺得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一家人圍坐在小桌子旁邊,邊吃邊聊。氣氛融洽極了。
“我們二丫長大了”,李氏接過小女兒盛好飯的碗,由衷的感歎道,“都知道體諒父母,幫父母分擔家務了”。
被李氏誇獎李佑倩不好意思的嗔道,“娘,我都十歲了,做這些不算什麼的。大姐才比我大3歲都能幫爹娘幹地裏的活了”。
說起大女兒,李氏也有些歉疚和心疼,“爹娘也是沒辦法,咱家地雖不多,讓我和你爹兩人卻是忙不過來的。夏收不比秋收,就怕下雨,麥粒被雨水打落,咱們白忙活半年不算,全家人都得跟著餓肚子。隻能辛苦大丫了。”。
“辛苦什麼呀,村裏人都是這樣的,也就你和爹心疼我們,舍不得我們勞累,你看翠翠,和二丫一般大都被他爹娘趕著去地裏幹活”。
李佑婷覺得爹娘就是太慈愛了,作為家裏的老大為父母分擔是應該的,看著爹娘辛苦自己也心疼。
雖然和妹妹同齡的孩子已經能下地幹活了,可自家妹妹別說爹娘覺得年紀還小不忍心,就是自己也舍不得。能為爹娘分擔的,自己盡力分擔不讓弟妹吃苦。還好弟妹們懂事,包攬了家裏的活計,讓爹娘和自己可以毫無後顧之憂的隻幹地裏的活計。李佑婷覺得現在的分工挺好的,爹娘不需要對自己感到心疼和歉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