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廣 惠

春節、元宵、端午、仲秋是我國具有悠久曆史的四大傳統節日,並以不同的形式傳入東亞各國,成為國際性的佳節,因而它們也一直是我國民俗學者研究的對象。但是,其中端午節近年來卻格外引人注目,成為學術界內外普遍關心的話題。先是2003年傳來韓國準備將端午民俗向聯合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消息,接著便是我國各界人士的熱烈討論。2004年6月19日至22日,在北京東嶽廟,北京民俗博物館舉辦了豐富多彩的端午遊園活動。6月20日,中國民俗學會和北京民俗博物館聯合召開了端午民俗學術研討會。2005年初,多名全國人大代表聯名向十屆人大三次會議提出將端午、仲秋等傳統節日定為法定假日的議案,而湖南嶽陽等地也正在籌備為端午民俗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工作。因而,在這樣的形勢下,對端午節的起源、演變及其文化蘊意進行深入的探討,不僅具有一定的學術意義,而且更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