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回鑾康家院搖 慈禧賜號“康百萬”(1 / 1)

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阿房宮,三百裏,住不下金陵一個史。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

《紅樓夢》中這首誇讚四大家族富庶的“護官符”,透露出世人對富貴和權勢的羨慕。

“康百萬”是真真實實的富甲天下。康家富庶世人皆知,經常是強盜、響馬光顧的對象,再加上河南常是農民起義軍的必經之路,殺富濟貧常使康家首當其衝。康家人居安思危,不僅壁壘堅守、練勇保家,還專門修了狡兔三窟———“藏寶洞”。這個洞,位於莊園主院一密室中,是根據康家後人的回憶,於圓園園緣 年猿 月在康百萬莊園原址上新發現的。藏寶洞長達源園多米,在洞內發現了大量金銀財寶和瓷器等文物。該洞不僅是康家的藏寶秘處,又是“緊急疏散”和避難藏匿的秘道,可直通莊園背後的邙嶺山頭。

康應魁晚年,耳聰目明,精神矍鑠。不料到了道光三十年(員願緣園),一病不起,藥石無效,駕鶴西去,享年苑願歲。應魁長子道順、次子道平認為父親掙得百萬家產,葬禮一定要隆重。於是派人請來洛陽、開封等地的豫菜名家,在康家實地操作,從村裏和長短二裏找來六個飯量最大的壯漢,坐上一桌。提出海菜不算、雞鴨不算、牛羊不算、每桌初定淨上圓緣斤大肉燒烤蒸炒美味佳肴。幾個名廚各顯身手,將看家本領用上,任他們六人享用,然後定菜定量。開始上的菜被那六個大漢風掃殘雲、盤底朝天,桌上擺滿了盤盤碗碗,後來他們漸漸吃得慢了,最後實在吃不下去了。經盤算,一個時辰下來,除去海菜等蔬菜外,共用去大肉員緣斤。最後道順、道平斟酌後確定每桌為員苑 斤大肉。據說,當時康家待客上千桌,一時使“鞏縣肉貴”了。

員怨園員年,慈禧、光緒從西安返京,路過鞏縣,聖駕光臨對於地方來說是件大事。為了招待好太後和皇帝,康家捐銀百萬。如果這個數字不含虛頭的話,這次捐助幾乎掏空了住在南大院的康家員苑世康鴻猷(又名建德)的全部積蓄。到了建字輩,康應魁創下的家產業已分成八份。其時,康家已經沒有像康大勇、康應魁那樣的經商大手筆了。

康鴻猷是長子長孫,負責接待慈禧一行。他們首先在黑石關修築了華麗的行宮。黑石關在鞏義西南,距離康百萬莊園源公裏。黑石,山名,在洛水以東。黑石山與邙嶺隔河對峙,洛水從兩山間流過。這裏是“舟車轉輸,冠蓋往來”的咽喉要地,明代曰黑石關,也稱為黑石渡。黑石關行宮是一座耗費大筆錢財建立起來的臨時迎接帝王的建築,是地方官員極盡心力巴結朝廷的所在。

慈禧由西安返京進入河南之前,黃河北岸的汲縣由於長年天災,官府實在搜刮不出民脂民膏。該縣縣令因無力籌集到足夠的銀子孝敬朝廷,於是,在極度的畏怯與鬱悶中,上吊自殺。鞏縣縣令比汲縣縣令幸運的地方在於,鞏縣有一個家大業大的康氏家族。據說,原本鞏縣在縣城已經為慈禧和光緒建了一座行宮,哪知老天爺不長眼,漲水把行宮給淹了。於是再建行宮的艱巨任務,就落到了康家人的肩上。

慈禧返京,進入河南境內之後,情緒才慢慢好起來。她在洛陽呆了緣天,看了洛陽龍門石窟,這是一年來慈禧難得的散心之旅。鞏義人說,慈禧為何到了河南後心境開始好起來了呢,那是因為河南地方官員招待得好。洛陽知府不僅在洛陽把招待工作做得周到細致,還放心不下鞏縣的籌備情況。他親臨鞏縣,就在南大院康鴻猷的家中和鞏縣縣令商議接駕之事。商議接駕的地點選擇在康家,可見官方早就下定決心要讓康家為接駕之事買單了。

員怨園員年,農曆九月二十三晌午前,慈禧太後的車隊馬隊遠遠地出現了。鞏縣縣令命人在黃土路上潑灑清水,這叫“龍不走旱路”。因為出了銀子,康鴻猷被安排見了太後。康鴻猷預先知道有此召見,他請了兩個開封工匠不分晝夜地幹活,趕製了一個寓意“一統江山”的桶。那桶上刻製了中國地圖,在北京的地標上鑲嵌著一顆夜明珠。太後受了禮,大概又聽了地方官關於康家如何富有的彙報,便說了一句:“沒成想,這山溝裏還有百萬之家。”康鴻猷跪在地上,隻聞太後聲,未敢抬頭看。

慈禧一時興起,又喚康家去做些地方菜。康鴻猷是一個會吃懂吃的人,於是讓廚子做的都是蘿卜白菜,這個廚子早就練就了“葷不見腥,素不見寡”的絕活。據說,鞏縣倉西的蘿卜特別爽口好吃,慈禧在鞏縣吃蘿卜吃得特別高興。太後嘴饞不說,連她的隨從也嘴饞,臨走時把滿地的蘿卜都刨出生吃了,蘿卜頭扔了一地。

九月二十四,慈禧起駕上路,由於對接待十分滿意,就讓人把轎簾卷了起來。康鴻猷在一旁跪送,這才有幸看了這位大清朝最有權勢的女人一眼。

光緒二十九年(員怨園猿),康家得到一塊禦賜“神州甲富康百萬”的金匾。康鴻猷把這塊匾掛在丁字窯內。捐了員園萬兩白銀的喬家大院的主人,也得到一塊“福種琅環”匾,相比之下康家的匾更直白,直奔康家之富。可惜員怨猿源年夏天,洛河漲水,水漫過堤岸,把丁字窯衝塌了,金匾從此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