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孫思邈在行醫之餘,分析藥性,收集藥方,他非常重視學習別人的長處和民間經驗。在他苑員歲時(遠緣圓),《備急千金要方》一書問世。全書共猿園卷,圓猿圓 門,方論緣猿園園 餘首,記載了願園園多種藥物的藥性及功效。
孫思邈從苑員歲(遠緣圓)到整整員園園歲(遠願員)時,他在洪洞縣又把這 猿園年治病時所積累的經驗,編著成第二部醫書《千金翼方》,為《備急千金要方》作了補充。除了這兩部醫學專著外,還著有《攝生論》、《福壽論》、《保生銘》、《存神煉氣銘》、《攝養枕中方》、《老子莊子注》、《會三教論》等書。
孫思邈在行醫道德品質方麵,也是傑出的典範。他經常教導跟隨他學醫的徒弟們,做一名醫生,一定要有高尚的人格、刻苦鑽研精神和強烈的責任感。他常對人說:醫生應把病人看成是自己的父兄,對待病人不應“瞻前顧後,自慮吉凶”。他在治病中,不計較“晝夜寒暑,饑渴疲勞”,就是對那些患“瘡痍下痢,臭穢不可瞻視,人所惡見”的病人,也不嫌其髒,總是耐心治療。他在編著《備急千金要方》一書中,首次提出了“大醫精誠”論,其中“精”指醫技,“誠”指醫德。
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誌,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
孫思邈政治上不慕名利,史書稱他曾有三次辭官不做。第一次是在隋文帝時期,他“稱疾不起”;第二次是在唐太宗時期,他又“固辭不受”;第三次是唐高宗召見了他,要拜他做諫議大夫,他還是謝絕了。他在學術上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唐朝初年知名之士不少都曾對他“執師資之禮”,名醫孟詵和詩壇中唐初四傑之一的盧照鄰都曾拜在其門下。
孫思邈醫學經驗豐富,又虛心好學,所以他在醫藥學方麵取得了多方麵的成就。他一生足跡遍及天下名山,實地考查,采集藥材,積累了豐富的采藥和製藥經驗。他還首創了“複方”這一我國醫藥史上的重大革新。孫思邈在《千金要方》和續作《千金翼方》裏,列舉了幾百種藥材,並告訴人們采集的季節和藥效。
孫思邈是我國婦科和兒科的首創者。《千金方》“始婦人而次嬰孺”,他分析了女性和男性、小兒和成人在生理上的不同,指出婦產病和小兒病的特點,認為三者應當單獨立科。在他的影響下,唐代醫學家王燾在《外台秘要》中特為“婦人”、“小兒”立專章,宋代時更出現了婦產科和小兒科的專著《婦人大全良方》、《小兒藥證直訣》。
孫思邈對針灸學也有重大貢獻。他在前人的基礎上,重作了《明堂針灸圖》,繪製了三幅大型彩色針灸掛圖,分別把人體正麵、背麵和側麵的二十經脈用五色繪出,把七經八脈用綠色繪出。孫思邈主張針灸和藥物綜合治療,“知針知藥,固是良醫”。從此,我國醫學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孫思邈受到後人深深的尊敬,在他的故鄉———陝西省耀縣孫家塬,為他建立了祠堂,把他曾經隱居過的山叫做“藥王山”,山上建有藥王廟,廟中有他居住過的石洞———太玄洞和他的塑像。太玄洞旁還有宋代刻的八塊大石碑,刻著他的《千金要方》的一部分內容。
由於他對祖國醫學的貢獻,人們一直以各種方式紀念他。凡是他留下足跡的地方,人們紛紛建起藥王廟來紀念這位藥聖。明清時期河南靠懷藥貿易起家的懷幫,從一開始就認識到藥王孫思邈是他們的無形資產,他們均敬奉藥王孫思邈,在懷藥的經營過程中,懷商紛紛建立藥王廟,以祈求藥王的保佑,並舉行藥材交易大會,積極發展懷藥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