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沒有誰能幫得上你(代序)
你經常感覺精疲力盡,時常迷茫在城市街頭。但是,沒有誰能幫得上你,包括勵誌大師。能讓你強大起來的,隻有你本人。
就如同癌症,各種勵誌名言一直在吞噬著你的生命,隻不過它的手段更加溫和和友好而已。所以,就不要再追捧勵誌大師了。其實那些經常以勵誌大師自居的人,內心大概隻有兩種想法,一是他準備幹極不光彩的事情,二是他已經幹了極不光彩的事情。
眾多城市奮鬥者的經曆一次又一次證明了,大師們的勵誌名言一點都不值錢,不管他是在培訓現場口吐蓮花,還是在書中亂說狠話、髒話,來製造感染你的氛圍。對你而言,都是廢話,沒有價值。
也不必過於費心尋找能幫助你的貴人,如果你能現實一些,比如不再浮躁,那麼你自己就是那位貴人。成功就像一隻蝴蝶,它一直在挑逗你,你追逐它時難以到手。當你安靜地坐下來,它卻可能悄悄落到你身上。
想與成功的高富帥們較勁,你就得在觀念、心態和習慣方麵下手,沒有別的辦法,隻有這樣,矮窮醜和準高富帥們才有出路。但心態、習慣這類東西誰都沒法送給你,包括爹媽、領導以及各路大師、大神和明白人。
我們總是迷信勵誌大師,迷信大師們寫的書。我們的書架上總是擺著許多大師們寫的勵誌指南,雖然書裏麵的公式很多,卻沒有一條適合普通人的生活。
有這樣一位白領,他想混得更好些,成為公司的骨幹、精英,就跑去拜訪勵誌大師,請教升職加薪的“白骨精”之道。
大師卻一言不發,平靜地轉過身去,先按下電腦開機鍵,然後擦桌子,再把杯子、書本一一擺好。
白領恍然大悟,說我明白了,您是在告訴我做事應該講求方法,不要莽撞提出升職加薪要求。
大師放下手中的活計,淡然地說道:“走開走開,我剛剛上班,正忙著呢,別跟我扯這些用不著的東西,如果有業務就介紹給我,沒有就滾蛋吧。”
是啊,勵誌大師還不知道他的下一頓飯在什麼地方呢,哪有閑工夫指點你?除非你帶著谘詢費上門,他才會笑逐顏開。
想在職場吃得開,靠自己吧!
陳迎賓上進心很強,也很機靈,但沒有一個足夠強大的“好爹”。於是,走出校門後,就隻好與大學同學張文化一起成了京漂。張文化天性懦弱,在複雜的職場中懵懵懂懂,跌跌撞撞。而他的同鄉李和平雖然有了一定的事業基礎,卻總是無法在京城落地生根。
張文化、陳迎賓和李和平三個人,就這樣混跡於京城一張張似善似惡的麵孔中,漂浮於是是非非的世事裏。
當張文化在職場中跌得狼狽不堪時,陳迎賓就歎著氣說,豬啊,你怎麼混得這麼猥瑣?張文化隻好自嘲,說豬也會有春天的,慢慢熬吧。
當陳迎賓為了出路而不擇手段時,張文化歎著氣說,哥們,這麼不厚道誰還跟你玩啊?陳迎賓不以為然,說厚道能解渴嗎?你厚道,那就一輩子做個京漂吧!
李和平說,各走各的路,饑飽自知,有什麼可爭的?
話雖這麼講,但三個人都清楚,所有事情的根本都在於做人,做人做得明白才有出路,否則就隻能一輩子做個京漂,一直漂到老。
任何人在城市裏混,都不得不走這三個京漂同樣的路,除非生而富貴。從本質上說,沒有誰能幫得上你,想從人海中殺出一條路來,就隻能靠自己。
不信?那就看看這三個京漂的苦樂年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