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回 龍覲光孤營受困 陸榮廷正式興師(3 / 3)

是夕,才接到龍覲光軍報,知已失敗。又於次日開禦前會議,大眾都遊移不定,左丞楊士琦,仍主張和解。老袁道:“我與他和解,他不肯依我,如何是好?”大眾聽了,統麵麵相覷,不發一言。忽外麵又呈入急電,由老袁瞧閱,係是王祖同的複奏,內稱:“陸已獨立,無可挽回,請中央善自處置”雲雲。老袁閱罷,便宣示大眾道:“事已至此,料不能和平解決了。我的意見,隻好責成龍濟光罷。”遂不待大眾議定,即致電龍濟光,令嚴行戒備,先守後戰,且須轉飭肇羅鎮守使李耀漢,分兵扼險,節節設防。一麵令江西將軍李純,派兵拒守桂、贛交界,一麵令湖南將軍湯薌銘,移屯精銳,至永州把守,嚴拒桂軍;且檄馮國璋、倪嗣衝等調兵入湘,借厚兵力。計劃已定,會議複散。

是日為三月十六日,先一日已報廣西獨立,各省連接通電,第一電是廣西軍官,公推陸榮廷為都督,宣布正式獨立;第二電是由陸榮廷出名,勸告各省協同討袁。小子分錄如下:

廣西軍官通電

民國成立,四載於茲,元首固無變更國體之權,人民應負擁護共和之責,乃袁氏偽造民意,帝製自為,吸吾脂膏,以供運動,禁吾言論,以遂陰謀,正氣摧殘,群邪競進,大信全失,邦本動搖,我同胞艱苦締造之中華民國,竟斷送於袁氏之手,凡有血氣,罔不痛心。比者滇、黔起義,全國風從,事尚可為,責無旁貸。炳焜彷徨瞻顧,欲罷不能,當經會議表決,即日宣布廣西獨立,公推我上將軍為廣西都督,事關民國存亡,應請都督力膺艱巨,督飭進行,誓殲民賊,以維國本。除通電京省各機關外,謹此電聞!陳炳焜、譚浩明、莫榮新暨軍民全體同叩。

廣西都督通電

自帝製發生,人心大惑,無信不立,榮廷早慮國家危亡,顧念改革以來,民力凋殘,邦基杌隉,萬不欲一夫作難,再致同室操戈。邇自滇中首義,黔陽從風,長江、川、湘,雷動響應,國民真意,昭若日星。袁氏宜幡然悔罪,削除偽號,尊重民意,以張四維,乃竟包藏禍心,離間將士,以金錢為買命之法,以名器為傭奴之酬。猛虎斑羊,蠅營狗苟,玩五族於股掌,希萬世之帝王。此而可忍,寧謂有人?及今不圖,其何能國?茲我三省父老兄弟,枕戈以待,投袂奮興,灑涕中原,瞻言馬首。榮廷雖身起草茅,尚知綱紀,不得不率此舊部,完我初心,誓除專製之餘腥,重整共和之約法。除聯合雲、貴聲罪致討外,敬告各省文武忠勇誌士,協心戮力,誅彼獨夫,載宣國威,庶內慰四年死義之英魂,外固萬國締交之大信。仗茲正氣,彈壓河山,無任嘔心瀝血,傳檄以聞!都督陸榮廷叩。

是時陸榮廷尚在柳州行營,應上文。省會中一切規劃。統由陳炳焜代理,當改將軍署為都督府,照會各國領事,謂所有交涉,仍照條約辦理,並收管梧州、南寧、龍州等處海關。外人也未聞相拒,且說他理由充足,行為正當,嘖嘖有羨詞。惟檄文傳到百色,百色軍民,硬迫龍覲光宣讀。覲光戰栗失色,勉勉強強的讀完檄文,才保無事,但自己總未免心虛,不得已函達榮廷,乞全蟻命,放他回粵。榮廷乃遙饋贐儀,並飭馬濟派兵,護送出境。還有巡按使王祖同,自知留居不便,也請求回籍。榮廷也就準請,由他自去,隨即拍電粵東,寄去一封哀的美敦書。正是:

聲討聿彰民意顯,國家為重戚情輕。

欲知書中內容,請看官續閱下回。

粵西獨立,為袁氏帝製之一大打擊,當護國軍小挫之時,帝製妖孽,餘焰複張,非陸榮廷之起為後勁,滇、黔其曷自支持乎?但粵西地瘠民貧,陸之遲回審慎,不敢輕身發難者,尚欲求一自全之策,至長子被毒,梁啟超、陳炳焜等,先後進言,方決計獨立,是陸之鋌而走險者,亦何莫非袁氏激之也。予昔讀《春秋》,至楚靈王敗於乾溪,自歎曰:“餘殺人子多矣,能無及此乎?”袁氏毋乃類是。至若本回中插入聚賭一段,一以敘袁家之極奢,一以驗袁氏將敗,雖非獨立標目,而內蠹外江之情形,已可極見,袁氏之不臘也宜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