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回 洪寵妃賣情庇女黨 陸將軍托病見親翁(3 / 3)

覲光轉至巡按使署,巡按使王祖同,忙即迎入,兩下晤談,述及募兵辦法。王祖同道:“粵西磽瘠,公所深知,欲要募兵,先需軍費。前日陸將軍召弟商議,委弟籌款墊發,且令弟代行招募,弟正為此事躊躇呢。”又是一個為難。覲光見他支吾情狀,不由的躁急道:“救兵如救火,不容遲緩,況政府已有明令,餉械由中央接濟,尊處能籌款墊付,不消幾日,便可由中央彙到,一律給還了。”王祖同道:“兄弟也這般想,但急切提不出這種現款,也是沒法,昨已馳電達京,催解彙款去了。”覲光道:“募兵已有地點麼?”祖同道:“已借軍械局開辦。”覲光道:“我且去一觀,何如?”祖同說了“奉陪”二字,便與覲光一同出署,至局所中巡視一周。但見臨武將軍行轅,已經設著,覲光便就此寄居。祖同自行返署。

看官道這陸、王二人,究竟是甚麼意見呢?原來陸氏宗旨,是完全的保障共和,反對帝製,且已接著岑春煊及梁啟超等密函,勸他聯絡滇、黔,勉圖獨立,他已怦怦欲動,隻因餉械未足,不便冒昧舉事,並且長子裕勳,在京為官,一或發難,未免投鼠忌器,所以托詞心疾,請假養屙;獨王祖同是騎牆人物,袁氏曾命他會辦軍務,監察老陸,他持著中立態度,兩麵敷衍,此次對付覲光,也是這番手段。最好是這種手段。覲光在局募兵,起初是京款未到,隻好靜坐以待,及款已彙至,趕緊招募,偏桂人不甚踴躍,每日來局報名,多不過百人,少僅數十人,任你龍將軍如何勸導,也一時不能成軍。忽一日,由貴來電,龍濟光已擊退亂黨,解惠州圍,中央加封濟光為郡王。插入粵事,較省筆墨。覲光也為心喜,當即發電道賀,並商令酌撥粵軍,由海道來南寧,以便即日赴滇等語。嗣得複電,略言:“惠州雖然得捷,亂黨仍然蔓延,隨在需防,無兵可撥,赴滇軍請自行募足”雲雲。於是覲光無援可恃,且又不便久留,隻好把新募各兵,檢點起來,約得四千名,加入前時帶去的粵軍,共計得八千人,新舊合組,得二十營,號稱一萬二千。分作五路,令李文富為前鋒,率兵千五百名,由百色進發。黃恩錫率兵千五百名,間道出廣南,會合李軍,進攻剝隘。再令粵西軍官張耀山、呂春綰,各率兵兩千,作為前後兩路的援應,並令侄兒體乾,統領兩軍,稱為第三第四隊。又另遣朱桂英率兵千人,入窺黔邊,牽製黔軍援滇。覲光仍駐節南寧,滿望著旗開得勝,馬到成功,小子有詩歎道:

士甘焚死不封侯,氣節銷磨一代羞。爭說兩龍跨粵海,為何甘作順風牛?

覲光既遣發各軍,當然奏報中央,欲知後事,且看下回。

上半回是敘述內情,繳足上回文字,下半回是敘述外事,暗啟下回文字。觀內情之蒙蔽,已知袁氏之難乎為帝,觀外事之潰散,尤知袁氏之不能為帝。洪姨受姬也,而欺之,陸榮廷,良將也,而亦欺之,餘如安女士之朋比為奸,王巡按之模棱兩 可,更不必問。內外交構,何事可成?故本回雖顯分兩撅,而暗中卻自有相對處,是在閱者之靜心體察可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