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回 勸退位孫袁交惡 告獨立皖粵聯鑣(3 / 3)

柴寶山等,正議改推都督,忽報柏文蔚到來。胡萬泰亦隨柏回省,乃出城歡迎,導柏入城。柏本在臨淮關,自聞省城鼎沸,乘勢南下,途次適遇胡萬泰,遂相偕同行。一入省城,遂自任都督,兼掌民政長,調集軍隊,抵抗北軍。孫多森逃至上海,電告北京。略稱:“被逼離皖,懇即另任都督,討平亂黨。”袁總統即將討皖事務,責成倪嗣衝。倪是老袁舊部,自然奮力報效,督兵進攻去了。

安徽以外,又有粵東都督陳炯明,亦響應寧、皖、贛各軍,宣告獨立。陳炯明本與孫、黃同黨,聞黃興已實行討袁,即親赴議會,演說袁總統罪狀,擬即日出師北伐等語。議會中尚依違兩可,不甚讚同。陳炯明勃然大怒,竟拔佩刀出鞘,擲置案上,聲言不肯用命,立殺無赦。議員等被他一嚇,哪個敢輕試刀鋒,隻好唯唯從命。炯明回署,即自稱粵總司令,派兵往寧、贛等處,援助黃興、柏文蔚等。但因兵餉缺乏,迫令遠近商人助餉,各商輜銖必較,怎肯無故出錢,畀他弄兵逞誌?遂陸續電達政府,請速發兵南征,保救商氏。袁總統遂命龍濟光為廣東鎮撫使,乃弟龍覲光為副。兩龍本駐紮粵邊,就近派剿,較為便捷,一麵下一通令道:

迭據新加坡檳榔嶼僑商,廣州總商會,香港澳門各政黨各行業商民人等,屢電稱:“本月十八日,都督陳炯明在議會拔刀,威逼議員,宣告獨立,乞派兵挽救,速討逆賊”等語。情形迫切,眾口一詞,廣東經兵燹之後,瘡痍未複,迭飭各師旅長等,嚴守秩序,保衛地方。不意陳炯明狼子野心,背國叛立,粵人水深火熱,泣血椎心,披閱電文,不忍卒讀。各該商民深明大義,任俠可風。陳炯明禍國禍鄉,竟敢通電各省,措詞狂悖,罪不容誅,應即褫去廣東都督職官,並撤銷陸軍中將暨上將銜。著龍濟光飭各師旅長,派兵聲討,懸賞拿辦。其被脅之徒,但能立功自拔,概勿深究!此令。

此外還有湖南、福建二省亦相繼獨立。湖南都督譚延闓,福建都督孫道仁,本持中立態度,無意決裂,怎奈軍界欲起應孫、黃,同時脅迫。湖南舉師長蔣翊武為總司令,福建舉師長許崇智為總司令,害得譚、孫兩督,無法可施,隻好暫時從眾,也張起討袁旗來。最後是重慶師長熊克武,亦宣示獨立,正是:

彼讓此爭徒自擾,南征北討幾時休。

以上所述,獨立的省份,計不下五六省,袁政府遣兵派將,日夕不遑,倒也忙碌得很。欲知成敗,且看下回。

語有雲:“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孫文之勸袁退位,毋乃貽失言之譏乎?袁氏野心勃勃,寧肯退位?彼方為一網打盡之謀,而孫實墮其術,徒令撤銷全權,目為亂黨,假使袁氏後日,效曹操之欲為周文王,不思南麵稱帝,則假麵目終未揭破,孫、黃逋逃海外,終為民國罪人,幾何而不為天下笑也。柏文蔚、陳炯明輩,亦未免躁率取殃,意氣之不可用事也如此。前車覆,後車鑒,願執此書以告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