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夕,唐謁老袁,兩下裏爭論起來,老袁不覺勃然道:“我已老了,少川,你來做總統,可好麼?”唐本粵人,字少川,老袁以小字呼唐,雖係老友習慣,然此時已皆以總統總理相呼,驟呼唐字,明明是滿腹怒意,借此少泄,語意尤不堪入耳,氣得唐總理瞠目結舌,踉蹌趨出,乘車回寓,冤冤相湊,距總統府約數百步,忽遇衛隊數十人,擁護一高車駟馬的大員,吆喝而來。唐車趨避稍遲,那衛隊已怒目揚威,舉槍大呼道:“快走!快走!不要惱了老子。”唐不待說畢,忙呼車夫讓避。至大員已過,便問車夫道:“他是何人?”車夫道:“他是大總統的拱衛軍總司令段大人。”唐總理笑道:“是段芝貴麼?我還道是前清的攝政王。”牢騷之至。既而回至寓中,不由的自歎道:“一個軍司令,有這麼威風,我等身為文吏,尚想與統率海陸軍的大總統,計較長短,正是不知分量了。我明日即行辭職,還是歸老田間罷。”樂得見幾。繼又暗忖道:“我友王芝祥,將要到京,來做直隸都督,他一到任,我的心事已了,便決計走罷。”
原來北通州人王芝祥,曾為廣西藩司,廣西獨立,芝祥為桂軍總司令,率兵北伐。及到南京,南北已經統一,唐紹儀南下組閣,舊友重逢,歡然道故,自不消說,直隸代表穀鍾秀等,時在南京,願舉芝祥為本省都督,浼唐入白袁總統。唐返京,即與老袁談及,袁已麵許,乃電促芝祥入京。唐總理正待他到來,所以有此轉念。過了數日,芝祥已在江南,遣還桂軍,入京候命。唐總理與王見麵,自然入詢老袁,請即任王督直,發表命令。哪知袁總統遞示電文,乃是直隸五路軍界,反對王芝祥,不令督直。又是老袁作怪。唐總理微哂道:“總統意下如何?”袁總統皺眉道:“軍界反對,如何是好;我擬另行委任便了。”唐總理道:“軍人幹涉政治,非民國幸福。”老袁默然不答。唐總理立即辭出,到了次日,即由總統府發出委任狀,要唐總理副署蓋印。唐總理取過一瞧,係命王芝祥仍返南京,遣散各路軍隊,不由的憤憤道:“老袁欺人太甚,既召他進京,又令他南返,不但失信芝祥,並且失信直人,這等亂命,我尚可副署麼?”言已,即將委任狀卻還,不肯副署。嗣聞老袁竟直交王芝祥,芝樣即往示唐總理。唐總理益憤懣道:“君主立憲國,所發命令,尚須內閣副署,我國號稱共和,仍可由總統自主麼?我既不配副署,我在此做甚麼?”芝祥去後,即匆匆收拾行囊,待至黎明,竟出乘京津火車,徑赴津門去了。小子有詩詠唐總理道:
辭官容易做官難,失職何如謝職安。雙足脫開名利鎖,津門且任我盤桓。
唐總理赴津後,如何結果,且看下回說明。
本回敘述墊款,為下文善後大借款張本。外款非不可借,但今日借債,明日借債,徒為一班武夫所壟斷,滿貯囊橐,逍遙自在,鐵血之光,化作金錢之氣,徒令全國人民,迭增擔負。讀史至此,轉歎革命偉人,日言造福,不意其造禍至於如此也。袁總統心目中,且以依賴外債為得計,意謂外債一成,眾難悉解,受謗者他人,而受益者一己,方將盡以英鎊、美元、馬克、佛郎為資料,買收武夫歡心,擁護個人權力,亦知上下爭利,不奪不饜乎?唐總理就職,未及百日,即與老袁未協,飄然徑去,唐猶可為自好士,然一番奔走,徒為袁總統作一傀儡,唐其未免自悔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