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報道還說:
中國強調軍力建設在世界各國的監督下,以和平為目的,不對他國構成威脅。
美國《星條報》21日說,美國海軍作戰部長拉夫黑德首次親率美國海軍艦艇到訪中國。一些亞洲研究機構認為,拉夫黑德此行意味著中美海軍在未來減少衝突方麵“邁出了重要一步”。
“美國之音”網站19日報道說:
拉夫黑德強調中美海軍要“加強合作,減小分歧”,表明兩國海軍的關係正在發生積極的變化。
法國《歐洲時報》21日的評論,從曆史的角度分析了“和平的重要性”:
要建設強大的海軍,麵對廣闊的海洋,必須以開放的心態和超常規思維透過遠航演練,並與各國海軍深入交流等方式實現突破。
中國人不會忘記,100多年前,就在與青島相距不到300公裏的膠東半島另一側,中國第一支、也是當時亞洲最先進的近代海軍全軍覆沒的慘痛教訓。
今天,新中國海軍在這裏邀約世界賓朋,其所要傳遞的當然不是逞強示威的“霸道”,而是一個熱愛和平、與鄰為善民族的“成年禮”。
新加坡《聯合早報》21日發表文章稱:
為慶祝建軍60周年,中國海軍史上最大規模的多國海事活動與閱兵慶典,在山東青島掀開序幕。中共中央軍委委員、海軍司令吳勝利上將在開幕式上強調“和平、和諧、合作”的主旨,傳遞中國和平擴張“藍色實力”的信息。
報道還表示,隨著中國經濟、政治等各方麵影響力的提升,中國提升海軍實力,尤其是遠洋戰鬥力的課題日益被提到議事日程中。
《印度教徒報》認為:
隻有通過深化軍事合作,才能有效“鈍化”中國軍隊“威脅印度”的“鋒芒”。搞對抗隻能招致兩敗俱傷。
《印度教徒報》網站21日,引述了印度海軍參謀長梅赫塔的話說:
這次慶祝活動為外國海軍提供了一次難得的機會,近距離考察和了解中國海軍。
2009年4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在青島附近海域成功舉行了首次國際海上閱兵,胡錦濤會見出席慶典活動的29國海軍代表團團長發表了重要講話後,國外媒體對此均給予了高度關注。
美聯社23日以《中國展示海軍實力並承諾和平》為題報道說,胡錦濤在閱兵開始前重申,中國永遠不稱霸,不會對任何國家構成軍事威脅,“包括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在內的中國軍隊,永遠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重要力量”。
報道指出:
實力增強使得中國人民解放軍更加自信,並在近年來不斷提高透明度,擴大與外國軍隊的交流,努力實施國際標準,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這次在青島的國際海上閱兵活動就是體現上述變化的一個最切實例證。
美聯社認為,海上閱兵顯示了中國成為海洋大國的雄心。他們援引中國官方媒體的話分析說:
這顯示中國將發展海軍力量,以在遠海保衛中國海上貿易安全。
法新社報道指出:
中國23日舉行了多國海上閱兵活動,通過軍艦和潛水艇來展示其海軍建設成就。這次閱兵是中國1949年建國以來的第四次海上閱兵。
報道特別提及了中國的核潛艇,稱其“率先在閱兵中露麵,這也是它們首次向公眾揭開神秘的麵紗”。
法新社在當天的報道中,也報道了胡錦濤承諾“不稱霸”的講話,並引用香港浸會大學政治科學教授卡貝斯唐的話說:
這是一次傳遞雙重信息的公關展示,它首先展示出中國是一個融入者,是遵守國際事務準則的;其次展示出中國現在已經是一個強國。
路透社以《中國展示其實力擴大和現代化的海軍》為題報道說:
中國23日在海上展示了其軍事自信心,人民海軍成立60周年慶典活動的高潮是顯示實力的軍艦和潛艇展示。
報道同時援引了胡錦濤的講話,“中國將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不論現在還是將來,不論發展到什麼程度,中國都永遠不稱霸,不搞軍事擴張和軍備競賽,不會對任何國家構成軍事威脅”。
英國天空電視台對這一盛事進行了報道。報道的開頭描述道:
兩艘深色船體的中國攻擊型核潛艇在薄霧中浮出水麵,這些複活的中國海軍最強有力的武器,展示了這個民族前所未有的現代海上實力,它們正是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而呈現的盛大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