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憲法貴在一個“誠”字
特稿
作者:杜導正
編輯部商量開這樣一個會,討論如何把我們的憲法(也就是八二憲法)落到實處,我先講幾條,作為開場白。
第一,現在社會上討論憲法和憲政很熱鬧,大家這樣關心國家大事,90年代以來是少見的。關於憲政的討論,意見針鋒相對,網絡上還挺激烈的。有人說,這場討論可能是又一場大爭論。我說,爭論是好事。黨和政府看來也采取了容忍的態度,這本身就是一個進步。
第二,《炎黃春秋》編輯部也議論過幾次,重點是議論八二憲法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實踐性。合法性不成問題,大家都認可。合理性社會上也沒什麼大分歧,認為八二憲法是比較合理的一部好憲法。我們特別看重八二憲法的實踐。
第三,去年12月紀念八二憲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會上,新任的總書記習近平鄭重地說:“捍衛憲法尊嚴,就是捍衛黨和人民共同意誌的尊嚴。”又說:“憲法的生命在於實施”。這些話講得很好,反映也好。編輯部議論時一致認為前一句話是承諾,後一句話是號召。我們認為這後一句話,是中國政治現實中的要害。這些年的現實是,憲法講得不算少。大家建言很多,但實行的不夠,很不夠。有些人對憲法還是習慣於“以虛務虛”,我們怎麼辦?我們要“以實務實”,努力推動黨和政府帶領老百姓,以“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為基點,把八二憲法一條一條地落實,一步一步地改進。如果真正把八二憲法落到實處,中國各個方麵會有大的進步。
第四,如何“以實務實”,把憲法落到實處?我看要把希望主要寄托在民間力量上。落實憲法的最大獲益者是人民,受抑製的主要是權力在握的執政者,習近平總書記說的“要把權力關進籠子裏”,也是這個意思。三十多年改革開放的光榮曆史就是這樣。如平反冤假錯案,如包產到戶,都是下層先幹起來,上層響應推廣開來的。中國現在要落實憲法,也必須更加尊重民意,保護民意,順應民意。要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但必須以自下而上為主。
第五,上麵這幾條說法最後歸結為一個“誠”字。“誠實”一詞,“誠”在“實”的前邊。要實,就必須真誠。尤其執政當局,說什麼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行動,一打宣言不如一個行動。鄧胡趙年代中國那麼生機勃勃,為什麼?中央最近反貪腐看來動了真格,在民間又燃起一縷希望。為什麼?我們願和大家在中央領導下一起把八二憲法逐條實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