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這些維修服務網絡主動融入,很受廣大城鄉消費者擁護。經銷商以優質服務促銷售

2009年7月12日,王軍翔起了個大早,從家出發,趕到自己經營的家電商鋪,成都雙流縣東升鎮萬達精品家電商場。

王軍翔笑嗬嗬地說:“今天是周末,趕集的人多,‘家電下鄉’政策好,很多人都是衝著家電來的。”

對王軍翔來說,這一天又是一個銷售額大幅度提升的高峰期。

在萬達精品家電商場,王軍翔代理了好幾個品牌的“家電下鄉”產品,其中有電視、洗衣機、冰箱、電腦、微波爐等。

王軍翔剛把冰箱擺到促銷區,鎮上的村民們就都圍了上來。

楊順業是雙流縣九江鎮鐵門村的村民,這天也特地趕到東升鎮,為的就是在一家信譽好的商場,買一台中意的冰箱。

楊順業說:“夏天來了,買個冰箱回去很實用。”楊順業看上了一款雙門冰箱。

王軍翔介紹說:“這款是‘家電下鄉’產品,在我們這裏賣得很好。雙門冰箱顯得大氣,價格也就2168元,國家補貼13%,是281元。而且,今天買還可獲贈價值190元的電風扇,真的很劃算!”

王軍翔做起銷售工作來,真是頭頭是道。

聽著王軍翔的介紹,楊順業頻頻地點著頭。但是,楊順業又開始猶豫起來,說:“我買了冰箱,怎麼運回家呢?”

“你現在買,我們現在就替你運回家。”王軍翔幹脆地回答。

隨後,王軍翔又拿出了一些相關的資料,所有的“家電下鄉”產品都有說明書、保修卡,最重要的是一張“家電下鄉”產品表標識卡,卡上麵記錄產品品名、品牌、價格、型號等。

同時,卡上還附有條形碼,隻要在電腦上一掃描,產品相關信息都可以直觀地反映出來。

最終,楊順業決定買下這款冰箱。

王軍翔提醒楊順業說:“現在手續簡化了,7個工作日,就能拿到政府13%的財政補貼。”

王軍翔說:“國家出台‘家電下鄉’以來,大大促進了農民的消費需求,以前一天隻賣到10多台冰箱,銷售額不到4萬元。現在,每天可以輕鬆地賣出30台到40台,銷售額提高30%。”

雙流縣商務局的有關工作人員說,“家電下鄉”政策的出台,正好滿足了農民們日益提高的消費需求。在促進內需與外需協調發展的同時,也大大加快了農村消費的升級。

在雙流縣幾家“家電下鄉”銷售點,由於彩電、洗衣機在農村早習以為常,所以農民感興趣的彩電,也集中在等離子、液晶電視等高檔次產品,冰箱作為新的消費需求,成為擴大農村消費市場的主力。

隨後加入下鄉行列的手機、空調、電腦、熱水器等產品,也很快成為了拉動內需、促進農村消費的熱點商品。

農民的消費觀念,也隨著時代的進步而進步了。三、農民受益

●老母親眉開眼笑地說:“清晰度又高,色彩又鮮豔,而且又大,這可比原來的那台黑白的好多了,還是國家政策好啊!”

●科左中旗商務局負責人說:“到城裏買,路又遠不方便,尤其是大件家電用品,送上門,還給補貼,真正考慮到了農牧民的需求!”

●桐柏縣城一處“家電下鄉”銷售點的負責人說:“‘家電下鄉’政策給農民送去實惠的同時,也讓我們這些經銷商受益!”

● 農民受益農民享受政策歡度新年

2008年初,成都新津縣開始實施“家電下鄉”活動,正式將家電進鄉鎮,進山村,進農戶。

“家電抱回家,政府還給補貼”。這著實讓新津縣的農民,實實在在地得到了實惠,生活質量也有了大的提升。

李澤明是新平鎮迎仙村9組的村民,家裏經濟條件差,全家都在外打工。家裏除了那台已經壞了兩個多月的14英吋的黑白電視機外,再也沒有其他的家用電器了。

在2008年1月25日,新津縣正式啟動“家電下鄉”活動,規定在國家商務部門批準的“家電下鄉”銷售點購買家電,即可享受13%的政府補貼。

李澤明在一月份趕集時,偶然拿到了“家電下鄉”宣傳單後,便尋思著買一台新的電視機。

李澤明開始在心裏算起賬來:

海爾21TA1-T彩電原價629元,現價54723元,節約8177元;長虹彩電SF21300(Z)原價668元,現價58116元,節約8684元;海信彩電TF21RO8N,原價769元,現價66903元,節約9997元。

李澤明在仔細地算了一筆賬之後,最終,他相中了長虹SF21300(Z)型號的彩電。

李澤明說:“因為長虹是老牌子,而且款式挺時尚,顏色也不錯,最主要的是這個價格我買的起。所以,我就買了這款。”

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全家圍坐在電視機旁,看春節聯歡晚會,心裏甭提有多高興了。

李澤明的70歲高齡的老母親眉開眼笑地說:

清晰度又高,色彩又鮮豔,而且又大,這可比原來的那台黑白的好多了,還是國家政策好啊!

不僅是李澤明,在新津縣很多鄉鎮的農民,都在心裏打起了自己的算盤。

激活農民的購買能力,加快農村消費提檔升級,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黨和政府需要解決的問題。

家住純陽安置小區的肖成波,不僅買了台大彩電,而且還買了台新冰箱。一股“搶家電”熱,逐漸在農村出現。

現在的農村人和城裏人一樣,手裏拿著時尚的手機,看著又大又亮的電視機,用著冰箱,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為了盡快實施“家電下鄉”活動,新津縣商務局精心組織,認真做好“家電下鄉”中標企業及所屬的銷售網點的申報、備案工作,與“家電下鄉”承辦企業,簽訂了《銷售服務承諾書》。

同時,通過新津電視台、《今日新津》、新津公眾信息網等媒體,對“家電下鄉”活動進行宣傳,印發發放宣傳資料5萬餘份。

與此同時,政府過關部門還與縣農村信用聯社協商,為農民購買“家電下鄉”產品開辟綠色通道,對購買“家電下鄉”產品的農戶,提供快捷方便的貸款服務。靈台農家過上現代化生活

2008年的一天,甘肅靈台縣北溝村村民郭懷軍,忙完了一天的事,又像往常一樣,坐在家裏的電腦旁,看起了多年前播放的電視劇《渴望》。

郭懷軍感慨地說:

改革開放讓咱老百姓富了起來,如今的很多事在當年根本無法想象。

就說家裏的電器吧,從30年前的一台收音機,到後來的彩電,再到現在的電腦,日子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

郭懷軍家的第一件正規家電,是一台宮燈牌收音機。這個已被很多人淘汰在記憶裏的小物件,在幾十年前,卻是個難得的稀罕物。

郭懷軍依然清晰地記得買收音機時的艱難過程。

那還是在1978年的冬天,郭懷軍去鄉上供銷社給媳婦買布。供銷社裏的一個會說話的黑殼子,讓他看了又看。供銷社售貨員告訴郭懷軍,那是收音機。

就是在這一天,郭懷軍有了買收音機的打算。

為了買收音機,玉米麵餅、苜蓿幹菜湯,成了郭懷軍家經久不變的夥食。

省吃儉用了半年,郭懷軍揣著麥子換來的15元錢,興衝衝地到了供銷社,誰知一台收音機卻要20多元。

郭懷軍心想,等了大半年,總不能白等啊!於是,郭懷軍咬咬牙,又向親戚朋友東拚西湊地借了5元錢。

錢是湊齊了,可是收音機還是沒買來。

郭懷軍說:“那會兒,買啥都得憑票。”郭懷軍又到處托關係,才終於把收音機抱了回來。

老郭家買了收音機的事,一時間成了北溝村的新聞。自此,鄉親們一忙完地裏的活,扒上幾口飯,就跑到郭懷軍家聽廣播,郭懷軍也就因此成了北溝村的名人。

在1995年,郭懷軍在鎮上教書的兒子,找了個城鎮戶口的對象。

沒想到親家開出一個條件:要一台彩色電視機。

這次,郭懷軍揣上家裏的存折,開著蹦蹦車,就和兒子直奔縣城。

店裏的電視機多啊,熊貓、長虹、康佳、黃河,還有個TCL。一問價格,郭懷軍樂了,“1200元,也就是家裏兩三個月的收入嘛。”

這次,郭懷軍搬回的是一台21吋的長虹牌彩電。郭懷軍回憶說:“親家看到彩電,一口一個滿意。娃娃結婚那天,大家盡圍著電視看了。”正是這台彩電,使得老郭家的婚禮風光了不少。

更讓郭懷軍滿意的是,家裏買的是遙控天線,隻要把天線安置在院子裏,站在屋裏就可以自動選台,再也不用屋裏屋外地喊話調台了。

同樣,能看的頻道也多了。郭懷軍說:“中央台、甘肅台,再加上咱靈台縣自己的電視台,有10來個,選擇更多了。”

村裏連上了有線電視,老郭家的彩電也由21英吋,換成了30英吋的家庭影院。

愛唱兩嗓子的郭懷軍,還時不時地在家裏來一回卡拉0K。

2009年,在村上搞收購的郭懷軍,又尋思著買台電腦。經過精心挑選後,一台4000多元的台式電腦,搬進了家。

為了方便瀏覽供求信息,郭懷軍又找電信局的工作人員,接上了寬帶網。

一閑下來,郭懷軍就學著擺弄電腦。不到3個月,郭懷軍就學會了上網、發信息。

郭懷軍說:“這電腦就是方便,鼠標一點,想看什麼就有什麼。以前搞收購,總操心收下的東西沒人要。現在,我隻要發個信息,就有人打電話上門。”

為了更方便地和外地的收購公司交流,郭懷軍還讓兒子安上了攝像頭和話筒,他的收購生意也就越做越大了。

除了家電,郭懷軍家同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彩磚砌麵的新居,代替了原有的土坯房。電風扇、洗衣機、液化氣等現代化設施,在郭懷軍家應有盡有。

在靈台,彩色電視機、VCD、洗衣機等家電,已經成了許多農村家庭的必備品,就是電腦也不再是稀罕物了。

村社裏的小超市、村子裏的大廣場、還有農家書屋、村衛生所等,許許多多的新事物紛紛出現。沼氣灶也走進了農家庭院,農民群眾也過上了和城裏人一樣的現代化生活。

“家電下鄉”,讓更多的農民朋友加入到了家庭電器化的行列。農民商家因家電下鄉獲益

2008年4月10日,儀隴新政鎮獅子村七社60多歲的農民陳現棋,起了個大早,直奔“家電下鄉”銷售點。

在銷售點,陳現棋看中了一款1199元的29英吋海爾電視機。

陳現棋說:“過去的那台長虹紅太陽一族,都用了10多年了,看起霧得很。家裏有六、七個人,換個大點的,清晰點的,好看一些。”

而同縣的馬鞍鎮琳琅村七組的羅桂瓊,之前一直和丈夫打工,幾乎走遍了粵蘇滬。

在奔波勞碌,掙了錢之後,羅桂瓊也不再打算出去,而是將家裏的土坯房修成磚房。

以前,羅桂瓊的家裏沒有電視機,他們要看電視就去弟弟家。但是,由於大娃娃已長大了。羅桂瓊覺得,應該讓娃娃們通過電視,多看看外麵的世界,增長一些知識。

於是,羅桂瓊花了769元,將一台21英吋的海信,高高興興地抱回了家。

在四川省簡陽市,可以看到村村貼著“家電下鄉”公告。再看在鎮金鎮海爾專賣店裏,“家電下鄉”試點產品專區,被設在最顯眼的位置。

每一個試點產品上,都貼著政府規定價格,並醒目地寫著:政府補貼13%。

為了讓農民更好地了解政策,專門店人員在產品的上麵,左邊放宣傳冊,右邊放宣傳單。

隻見前來谘詢的顧客,絡繹不絕。越來越多的農民,要購買“家電下鄉”產品。

店主汪良英說,在“家電下鄉”試點前的頭個月,店裏隻賣出10多台電冰箱。而在試點工作開始後,在2008年4月的第八天,她就賣出了20多台。

簡陽鎮金鎮趙家村四社的農婦劉碧芬說:“‘家電下鄉’產品不但低於市場價格,買後第二天,我就拿到了2598元的補貼。價格實惠,也在我的承受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