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多年來,黃家焱積極響應“律師普法進社區、進校園、進農村”活動,舉辦了32(場)次法製講座,3萬多名青少年、農民工受教育。

在《閩西日報》開設“律師信箱”、在電視台和網絡媒體,辦好“谘詢台”等欄目,開通青少年維權熱線、農民工維權熱線,引導多名青少年、農民工疑犯投案自首,爭取從寬處理。

黃家焱所在的金磊律師事務所,以監護正義、建設“平安龍岩”為己任,誠信辦案,品牌立所,為人民群眾提供法律援助,以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屢創佳績。

黃家焱先後榮獲省司法廳“律師行業文明服務窗口”、省、市級“優秀青少年維權崗”、市政府“扶殘助殘先進單位”,榮立集體三等功一次,評為文明單位。

為青少年維權,是黃家焱律師的使命。為了給未成年人一個晴朗的天空,他仍在不懈地努力著。政策向女孩及女孩家庭傾斜

江西省新餘市計劃生育協會,把開展“共享藍天關愛女孩”活動,作為提升關愛女孩行動的有效載體,帶領和引導農村留守女孩家庭,發展生產、增收致富,實現了關愛女孩行動與新農村建設的“雙促進、雙發展”,為構建和諧社會,營造良好的環境。

在義務教育期間,新餘市對農村一女戶、二女戶減免50%的學雜費,對農村計生困難女孩家庭的學生,實行“兩免一補”。

對農村一女戶和二女戶,實行中考優惠加20分、獨生子女中考優惠加15分。

在高中教育期間,為農村一女戶、二女戶家庭學生就讀高中,減免學雜費。

在職業教育中,免費為農村一女戶、二女戶家庭女孩,免費開設幼師、電子修理等中等職業教育培訓。

職業技術院校為本校農村一女戶、二女戶家庭學生,減免1500元費用。

同時,還開展了“春蕾10元捐、一助一”活動。開展“金秋助學圓夢行動”,資助貧困計生家庭的女孩上大學。

開展“領導幹部一幫一、結對扶圓夢行動”,有500多名處以上領導幹部,與農村純婦戶家庭子女結對,為120餘名圓了大學夢。

開展“關愛留守女孩圓學行動”,讓700餘名留守女孩,得以重返學校。

同時,新餘市計劃生育協會,還成立了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聯席會,設立了婦女維權合議庭、婦女維權投訴站和婦女維權崗,開通婦女維權“12338”服務熱線,為女孩及女孩家庭,提供維權服務。

小雨是一個9歲的小女孩。她從小在單親家庭裏長大,一直和母親生活。

近年來,因為母親外出務工,因而由親戚負責照顧。親戚家的條件較好,把小雨照顧得無微不至,還有大姐姐專門教小雨說普通話。

由於從小感受不到父母的關愛,長期寄人籬下的生活,使小雨膽子很小。雖然她的普通話說的很好,但是卻害怕表現自己,即使在與別人的相處中,小雨也表現的小心翼翼,畏畏縮縮,生怕自己做錯事。在言談舉止中,缺少她這個年齡應有的朝氣與活力。

小雨和同學們加入到“留守學生之家”一段時間後,誌願輔導員李雪,通過細心觀察,決定和這個內向又敏感的小女孩做朋友。

李雪實行“三步走”的方法,讓小雨從一個內向靦腆的小女孩,變成了一個積極向上、開朗樂觀、充滿自信,勇於展現自己的快樂女孩。

李雪的“三步走”首先是讓小雨帶領全班同學,在每天的課外活動中,朗讀歌謠等內容,幫助小雨建立自信心的同時,也能一展自己的所長;

然後,讓小雨積極參與各種類型的課外活動,讓她和其他同學多接觸,拓寬她的交友麵;

最後,請小雨當老師的小助手,幫助管理“留守學生之家”的同學們,鍛煉她獨立做事的能力。

通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後,小雨變得開朗起來,她不僅勇於展現自己,而且還樂於幫助其他同學,主動要求擔任課外活動的小組長。

在“留守學生之家”的“留守小隊”競選小隊長的時候,小雨得到了全班同學的認可。通過公開競選、才藝展示,同學們舉手表決。

最後,小雨終於成功當選為環保小隊長。這讓小雪感到非常的高興,心中充滿了自信。

一個曾經感到孤獨靦腆的小女孩,在老師和同學們的關愛下,變得開朗、快樂起來,擁有了真正屬於她的少年時代。聯動開展兒童維權行動

四川省綿陽市司法局法律援助工作,自2007年5月啟動“共享藍天”關愛留守流動兒童大行動以來,積極行動,在建立全市惠民中心法律援助窗口,推進法律援助惠民行動,建立省外農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延伸法律援助終端的基礎上,積極開展了“共享藍天關愛留守兒童”行動。

綿陽市司法局與團市委等相關部門,聯動開展法律援助青少年維權陣地建設。

依托綿洲律師事務所,開通了“12355”青少年維權服務平台,建立了平台法律谘詢值班製度和法律援助工作程序製度。

製度規定:

凡青少年法律援助申請,須由平台值班人員報告法律援助中心,由法律援助中心按照規定程序審批和指定辦理。

重大案件,由法律援助中心組織律師、團委及相關部門,以及受援人家屬、監護人等集體討論,並報告司法局、團市委領導。

綿陽市司法局工作人員,還深入留守兒童學校,開展係列法律援助愛心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