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在當時全國百貨零售業很不景氣的情況下,丹尼斯異軍突起,積極引進大賣場業態,並於1998年6月27日開設鄭州市第一家量販店,開創了百貨與量販錯位經營的多元模式,向鄭州市民展現全新的消費觀念和都市時尚,得到消費者的強烈回響。

丹尼斯一直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高速增長,至21世紀,已成為集百貨、大賣場、便利店與物流配送等業態為一體的零售業集團,2005年營業額繼續居省同行業首位。

王任生1935年出生於河南新安縣的一個村莊裏。1949年,13歲的王任生為尋找父親一路漂泊去了台灣,此後就讀於台灣一所師範大學,畢業後,王任生從事了18年的教學工作。35歲那年,他辭去了教師的工作,做起了生意人。碰巧的是,由於他的一位學生家長認為王任生有領導企業的能力,就把他聘為這家工廠的廠長兼業務經理。從此,王任生踏上了漫漫從商路。

剛開始經營聖誕燈串的製造及推銷,對於原來從事教育事業的王任生來說是個完全陌生的行業。提起當時開始創業的情形,一直很多年後,王任生仍然記憶猶新。

在商界的多年打拚之後,曆經艱辛,王任生終於成為了東裕集團的董事長。有了這段有點兒類似電視劇情節的傳奇經曆,在外人眼裏,王任生本人自然也有了傳奇色彩。據說當時有這樣一種說法,在1985年左右,台灣燈串占美國市場的90%,其中三分之一為東裕的產品,因此王任生也被業界人士稱為“聖誕燈王”。

王任生後來說:“因為我本身原本是做聖誕燈的出口,這個行業我做了30多年。在這30多年間,我在這個行業的美國的市場,一直是占據市場第一名的位置。在美國的市場四分之一是我做的。這是一個勞動密集的工業,用的人也比較多,有兩萬多人。後來,我又把生意從台灣做到了泰國。再後來,我回來看到家鄉更需要手工藝品的工作。所以就把這個工廠遷回來了。”

1990年,王任生為母奔喪回到了久違的家鄉河南新安縣。1991年,王任生和他的公司一起轉進大陸:他先在洛陽設立了河南東裕電器公司,以做聖誕燈起家,繼而又在深圳設立了中裕電器公司,生產燈串。

1997年,王任生模仿台灣“好又多”量販超市的模式,在鄭州市人民路投資建設了占地53萬平方米的丹尼斯百貨公司,搞起了量販超市,一時生意興隆。

從教書先生到生產商,從生產商到涉足商業百貨,可以說,王任生每走一步,都是一種新的嚐試,談起這一切,王任生總喜歡用一句相同的話來表達“路是人走出來的”。

然而,王任生選擇在商都鄭州建立自己的商業王國,也不是輕而易舉就做出的決定。他在河南洛陽投資辦電器廠期間,對鄭州市場考察了近一年半後,才開始了自己的商業投資計劃。

可是,當丹尼斯在人民路開業之初,並沒有被業內人士看好。當時有好多人問他,為什麼會選擇在去鄭州開商場呢?王任生認為,當時鄭州剛剛經曆了著名的“商戰”,如果當時對中國商業發展多少有些關注的人,都會知道這個故事。

而他發現經過了眾人皆知的“商戰”之後,在鄭州,仍然有一群消費者會到上海等一些大城市、甚至到國外去采購,這就說明商戰硝煙散盡後的鄭州市場仍然有很大的空間,憑著自己在台灣幾十年的經驗,他感覺鄭州的商業還是“略有遜色”的,畢竟在廢墟上重建是能最快見到成效的。而在商戰的廢墟中殺進鄭州,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就這樣,他在商都開始了自己商業王國的建立。

“在開丹尼斯之前,我雖然沒有直接做過百貨業,但我的公司卻是美國98家百貨公司的供應商,通過和他們接觸,我積累下不少有關百貨業經營的東西。”

1992年以來,作為中原腹地的鄭州,因其交通便利、輻射麵寬等優勢吸引了一大批外來投資者。自然有很多的台商到中原腹地的鄭州來投資,在這樣的情況下,王任生就此擔起鄭州市台資企業協會會長的重任。

他說自己是河南人,願意為在家鄉投資辦企業者牽線搭橋。丹尼斯一位中層管理人員說,鄭州隻要有招商會的地方,都會有王董事長的身影。

王任生也適時投資,在發展丹尼斯的同時,他還想涉足其他領域,比如說房地產。

丹尼斯2003年重磅推出“十大投資計劃”,涉及總金額達112億元。丹尼斯的投資計劃一傳出,便引起了當地業界的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