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夫人慶賞五侯宴(第二折)(2 / 2)

哎!你個趙太公弄巧翻成拙。兒也!你今日棄了你這個窮奶奶(31),哎,兒也!誰承望你認了富爹爹!(李嗣源雲:)兀那婦人,你放心,等你孩兒成人長大,我著你子母每好歹有廝見的日子哩(32)。(正旦雲:)多謝了官人也,則被你痛殺我也!(唱:)“尾聲”怕孩兒有剛氣自己著疼熱,會武藝單單的執斧鉞(33),俺孩兒一命也把自家冤恨絕。我若是打聽的我孩兒在時節,若有些誌節(34),把他來便撞者,將我這屈苦的冤仇,兒也!那其間報了也。(下。)(李嗣源雲:)兀那眾軍卒聽者:他這小的如今與我為了兒,我姓李,就喚他做李從珂,到家中不許一個人泄漏了;若是有一個泄漏了的,我不道的饒了您哩!我驅兵領將數十年,因追玉兔驟征(35),忽見婦女嚎啕哭,我身一一問前緣。他願將赤子與我為恩養(36),我教他習文演武領兵權,一朝長立成人後,久以後我著他子母再團圓。(下。)“注釋”①沙陀:見《鄧夫人苦痛哭存孝》注(41)。

②阿媽:見《鄧夫人苦痛哭存孝》注⑥。

③節度使:唐代官名,管轄二三州至十餘州不等,後多擁兵自大,不奉朝政,世稱藩鎮。

④者:語尾助詞,無義。

⑤俫兒:小孩。

⑥兀的:這,這樣。忙迭:急急忙忙。

⑦攔遮:攔擋,阻擋。

⑧官差:這裏指被人催逼。

⑨須索:必須。

⑩前生業:指因果報應。

(11)偌些:這麼多。

(12)每:們。

(13)運拙:命運不好。

(14)伶俐:幹脆,爽快。

(15)寧貼:安寧。

(16)敢:大概。設想之詞。

(17)兀:發語詞,無義。

(18)暗昧:曖昧。這裏指難言的苦衷。

(19)阿媽:父親,爺爺。這裏是差役對主子的尊稱。

(20)萬福:古時婦女行禮的方式,雙手合拜,口稱“萬福”。

(21)渾家:妻子。

(22)爭奈:怎奈。

(23)典身:有限期的臨時賣身。

(24)餓損:餓壞。

(25)漾:拋,拋開。

(26)不道的:不會。

(27)怕不待:難道不。

(28)抬舉:扶養。

(29)子時:十二時辰之一,半夜十一時至一時。

(30)抬迭:照顧,體貼。

(31)奶奶:對主婦的尊稱。這裏指母親。

(32)廝見:相見。

(33)斧鉞:古代軍法用以殺人的斧子。

(34)誌節:誌氣,氣概。

(35)驟:奔馳。征:戰馬。

(36)赤子:初生嬰兒。恩養:撫養。